集结号
深圳线下第49期顾问分享
大家好,这里是橙蟹财务顾问集结号的补给站,记录活动现场讲师精彩的演说。
通过ERP,推动及夯实企业管理,一直在路上。
本期集结号特邀橙蟹五星财务顾问:陈华玲女士为大家分享《ERP的实施》,一起来学习吧!

陈华玲
橙蟹五星财务顾问
中级会计师
擅长数据筹划及预算管理、财税规划及ERP实施
Hello,各位可爱的小伙伴们下午好!很开心大家能够在周末休息的时间来听我的分享,说明大家非常热爱学习。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陈华玲,来自湖南永州,从事财务工作已经26年了,我之前是在外资企业做了18年的财务管理工作,后因为要照顾家庭想找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就到民企做了6年,去年出来开始从事财税咨询工作,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管理服务。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关于 ERP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这也是我在给中小企业做服务的时候,所反馈出来的一些问题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讲:
一、中小企业ERP实施的现状
二、实施瓶颈
三、失败原因
四、五大解决方案
1
中小企业ERP实施现状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平常我们在企业里面都是依靠手工作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一些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传达,即便传达到了,也是不对称、不及时的,就会造成工作上的一些不顺畅,可能销售部下个订单或者预测单之类的,但后面很多信息都滞后,造成相应业务环节的脱节!

因为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有着重强调到,我们未来要加快数字化的建设,要建设数字化中国。它的底层逻辑就是所有的业务必须线上化,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我们也要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所以 ERP系统未来肯定是要在中小企业全面普及的。有些先进的制造型企业里还会用到MAS系统, MAS系统就是我的产品生产到了哪一个环节,它现在是什么状态,我能够完整的知道我所有的产品,从下销售订单到计划到采购到入库、出库再到生产,再到品质检测,每一个环节它都是可视化的。它反馈的结果到了客户那里,我们还会对接外部的一些程序,我们就可以知道客户有没有收到我们的货,计划以什么方式来支付货款,整个上下游全部都给我们贯通了,数字化就是一个大型的、全面完整的一个全域流程。
ERP是数字化的基础。我们中小企业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了,后期在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也是非常容易的。在给企业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司虽然用了 ERP系统,但是我们去检查他们的系统,发现数据是非常混乱的,并且它的业务与财务也是脱节的:财务单独使用一个财务系统;所有的销售、计划、采购、生产等又用一个业务系统。财务很少到业务系统里去看数据资料,只是到月末的时候要算成本或者弄点什么数据,就从那里面导一下,财务跟业务是完全脱节的状态。
如果说未来要做数字化转型,必须所有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都是相互贯通的,所以才叫企业资源计划。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中小企业,它的ERP系统里各个业务环节是脱节的。按理说以销售订单或者以产品预测单作为基础,是需要一层一层往下推导,但是我们在企业看到的情况是:他们销售部只下达销售的订单,采购部自己手动下达采购订单,生产部手动新增生产领料单进行领料,他也不知道根据什么领料,反正你叫我生产哪个产品我就去领哪个产品的材料,至于是谁下达的生产计划?要做哪些产品?什么时候要完成交货?他是不知道的。业务之间完全脱节,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就不叫真正的ERP了。
其次,系统里面的数据错乱迷离。本来 ERP系统是从头至尾所有的链条全部相关联,如果你的ERP系统各个部门完全是脱节的,那你所有数据都是孤立的,到最后 ERP系统就沦为一个录单工具,大家都往里面录单,好像只为了查看我本部门的数据。你各自没有相互关联,那我要追溯,打比方我现在出库了,我要追溯到我这个货什么时候生产的,用了哪些料、品质怎么样,我都没办法追溯到源头上去。

这是我们中小企业 ERP的一个实施现状。并不是说有了ERP系统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决,如果用得不好的话,比如说你的单据录入不及时、系统操作不规范、工程BOM时时改等问题,是无法起到ERP真正的管理作用的。
大家都知道工程行业。一个公司我们要做产品出来,肯定是要根据工程部做的物料清单(BOM表)来领料,如果工程的BOM都没出来的话,我凭什么去领料?如果说我这个生产部门的老大,做了一二十年了,我凭经验来领,但是做出的产品质量出问题了,这到底算是工程设计的责任还是算生产部门的制程责任?这个责任是很难划分的。然后采购供应商经常超单送货,我是要1万个,他图方便就给我送了1.2万,到仓库那里的时候,反正供应商都送过来了,那我就收货呗;对于老板来讲,这个东西我明明没要那么多,为什么仓库堆了那么多东西?特别是那种中小型生产企业,所有失败的案例里面,90%都是死在库存里面。所以库存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ERP系统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能够实时看到库存情况,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是按计划来采购、生产的,不会出现超订单采购、无计划生产等局面,而且仓库的库存也是实时在线可以看到的:仓库有些什么料、在库时间多长、是否形成呆滞或者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它是全流程可以看得很清晰很及时的。所以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 ERP系统是必须要上的,如果不上的话,我可以说这公司做不大!
还有销售回款也是,只要我们ERP能够真正用起来的话,我们在每一个环节出现的管理问题都是可以实时看得到的,尤其是老板,如果老板重视管理的话,他经常到系统里面去看一下数据,他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2
ERP的实施瓶颈
瓶颈一:人员不配合。
有些人一听说要上ERP就摇头,各种负面情绪就来了:什么好麻烦的、好难的、我们小工厂用不上、不适用等等各种各样的借口,其实越是小的工厂,你用ERP系统的时候越容易上手,你只有用了ERP规范化管理之后,你才能够做大做强。

你想象公司就这么一二十个人,你说不上ERP系统,都是靠人工来传达,那做大了怎么办?你的信息都那么不及时,传递各方面都是存在问题的。信息不对称的,管理哪里出问题你也是不知道的。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说老板稍微有一点战略布局的话,他肯定是要求上 ERP系统的。
瓶颈二:操作不规范。

1、在系统内乱录单据:本来这个业务是这种性质的,结果他随便搞一个什么单录进去,至于对不对就不管了,反正他的任务就是录单,这样ERP就彻底沦为录单的工具,就起不到任何效果了!
2、先出货后下单:我们很多客户就这种情况,货柜车都来了,才问我他在系统里要怎么办出库手续,这时我才知道销售订单都没下,更不用说后面的计划、采购、生产领料、生产入库等等环节的操作了。
3、工程BOM时时改:打个比方,工程做了这个产品的物料清单出来,然后客户有什么需求,或者是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什么BUG了,可能修改了之后,他又不出具如“工程变更通知书”之类的通知文件,他不及时出具的话,各个部门都无法及时知道更改信息,有可能他的量弄错了,最后可能导致产品做出来了之后才发现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4、供应商超单送货:就像我们客户说的,他所有订单都是经过他审批,为什么仓库还堆了那么多东西?因为仓库在ERP系统做采购入库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关联到采购订单。所有的采购入库全部是手工录进去的,你采购订单上数量为1000,但供应商给我送了1200,我不知道情况就会给他入库,今天多入200个,明天多入5000个,所有的库存都来了!还有一些生产超领,我们所有的产品下达了生产任务单之后,根据工程BOM就知道做这些产品要领什么料?领多少量?这个是套算出来的,不是手工录进去的,那我们生产部领料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套出来的物料清单去进行一个领料动作!
5、其它出库:很多人说超领不想走正常程序,就走其它出库。其它出库就是一个万金油,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塞,你也看不到我是什么原因在出库,反正物料能够出库,能够扣仓库的库存就OK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生产领料是失控的。我本来就是要你按计划去领料生产,你生产1000个东西给我搞了20%的损耗率了,那我老板还赚什么钱呀?
6.客户退货走其他入库:客户退货按正常情况是要走退货通知单的,退货通知单就要关联到原来的出库通知,再关联到销售订单。到时我就可以分析这个客户今年退了多少批次货?是这个产品哪方面出问题了?我工程各方面是不是要进行改善?品质是不是要进行改善?我就可以去追溯、去分析了,你给我走其他入库,我在查客户的产品返修率之类的时候,我是没办法追溯的,这是不是给我造成了一个阻碍?
各种各样的情况千奇百怪,我们在做ERP实施的时候,看到那些公司做的乱七八糟的单据,真的是哭笑不得。
瓶颈三:老板态度不明朗

特别是小公司,很多人不太懂 ERP的操作,觉得这个样子太麻烦了。比如:办理外购入库我还要去关联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弄错了一个价格还要反审核,叫我把关联的入库、领料单等等全部删掉,一层一层地反审核,一层一层地删单。原本是我这个部门一个单据的问题修改一下就好了,这下要我后面所有关联这个单据的全部删除,用过ERP系统的人都知道,因为ERP系统所有的单据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说这个订单所有的人都已经操作完之后,我才发现,比方说:我把销售给客户的价格搞错了,本来是2000块钱的,弄成1000块钱了,那我要修改一下价格,发现PMC关联生成了计划单,计划单关联生成了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所有相关的部门全部都要通知他们删单,删单之后我再把它进行修改,这个就是劳民伤财了,个个都叫苦连天!
老板一听说这件事就觉得:是不是真的搞得有点太劳民伤财了?怎么一个部门的事情牵扯出一大串部门的事情来?太难搞了!这个软件是不是不适合我们公司!反正ERP上线大家就好像脱了一层皮一样,一说ERP就说 NO NO NO,这个东西很难搞很难搞,这个东西真的是头发都不知道白多少!大家都这样说,所以老板也开始摇摆不定了。
3
失败的原因

原因一:人员不配合的原因
1、没有操作过 ERP系统:人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他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反应,他觉得这个东西我都不熟悉、不了解,觉得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然后他就会不太感兴趣,本能地排斥,可能就会唱反调。
2、增加了工作量,产生抵触情绪:因为 ERP系统每一个业务链条是相互关联的,就是你修改一个单据得几个部门配合修来改去的,太麻烦了,而且我们上ERP系统的时候,前期为了保持数据的正常运作,我们是手工账和ERP系统账同时并行。因为刚开始担心有单据遇到特殊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但是又急着要生产领料或者急着出货什么的,我不可能停在那里不运作,所以我就先把手工单跑起来,等跑完手工单之后,我再抽时间补进系统去!所以在ERP运行的前期,一定是线上、线下同时运作的,所以很多人就觉得要做两套账太麻烦,他就觉得是财务部在找事情,是财务为了自己的数据信息准确,而搞得所有人在这里跟着上蹿下跳的。
3、约束了行为,不满意:原来没有上ERP系统,我这个单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我想什么时候弄就什么时候弄,方便又快捷。我一个人改,不用通知任何人,所以很省事嘛。那你现在上ERP系统了,这么多要求,搞的太麻烦、太累了。
4、能力水平不行,ERP下易显形,唱反调:我原来在一家公司做ERP推行的时候,那里的生产总监是一个元老,他就非常的反感推ERP。他说:“公司原来推行过,失败了,公司模式根本就不适用ERP。”后来我们实施发现,是生产管理人员的水平不行,ERP系统把他管理方面的问题暴露得太多了,我们当时看了一下他的生产任务单,一个多月有20多个工单未了结。什么概念?一个任务单可能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金额,说明了管理水平不行。按理说你是根据客户的交货时间需求,一个订单一个订单地排好生产计划,做完一个订单再做下一个这样逐个完结的。但实际他所有的订单都是这里挪一下,那里搞一下,全部是挂账在产的,要不就是挪料,物料挪来挪去,最后扯不清楚哪个订单用了多少料。所以天天唱反调,天天去老板那里告状说ERP不行,其实就是他的管理问题。
5、经历过上线失败的ERP系统:还有一种可能,在别的公司接触过 ERP系统,但是他们公司的ERP可能也做得不好,大家也是怨声载道的,然后他心里也有点阴影,所以一听说上ERP就反对,说:“我以前的公司上过了,整那个系统不死都要脱层皮,我们小公司还是手工操作比较好。”有些人就会这样子讲。

原因二:操作不规范的原因
1、他本来就是不懂ERP的人:你说他怎么去操作是不是?不懂他就会乱操作了。
2、公司没有一个标准的业务流程:你都没有告诉人家这个ERP要怎么按照标准的方法去做,大家都没有一个准则来参照,那可能就是我认为是这样子做,我就按照我认为的方式去做了,其实又是错的。
3、嫌流程太麻烦,图省事就乱操作:很多企业里面,你们去看他的ERP系统里其他入库、其他出库的类型特别多。其实很多是属于生产或是工程打样之类的,他们全部往这里面塞了,因为这里是“万金油”,你只要能够扣了库存又没人管的话,我都往这里面塞,其实这个数据是很有问题的。
4、ERP系统所有的数据,没有人去巡查:大家都往里面录单,谁去看这个系统的数据准不准确?谁去评判?谁去统计?谁去反馈?这些都需要人员去做,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情,大家就会觉得无所谓。反正大家都这样做,做得对不对没人管,大家每天都是这样子。
5、没有奖惩措施:这个单据我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太对,但是大家都这样做,也没有人惩罚,那我也这样做吧。人人就是这种心理。

原因三:老板态度不明朗的原因。
为什么老板的态度也不明朗?因为有些老板他自己也太不懂 ERP系统,然后听到负面的信息太多了,因为大家都不太懂操作,又觉得麻烦,每天都跟他诉苦。老板看到这么多人反馈这个东西不好,他就开始有点怀疑了。还有老板也嫌麻烦,也想简化操作。
我遇到过一个温州的老板,他就是怎么省事怎么来,所以他上了 ERP系统之后,他也觉得 ERP好麻烦。他说:老师能不能简化一下?不要搞这么复杂。他都不知道这个原理是怎么样的,他就说我简单一点,能够解决问题就OK了,管它录不录单,能不能起作用。还有就是没有人跟老板去实时反馈这个系统里面的数据情况,这种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没有人去跟老板实时的反馈,所以老板完全不清楚这里面的真相的话,他只是听到负面的东西太多了,他就会产生怀疑,就会觉得公司不太适合ERP系统。
4
五大解决方案

方案一:获得老板的全力支持。
在上ERP之前,首先我们要给老板打个预防针。先肯定老板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但是根据目前我们对您公司的调研情况,很多人都不会用,懂一点的只有一两个人,这种情况下您在用 ERP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我先把这个困难讲一遍,当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你也别慌,我有办法解决,但是人家来找你投诉、反对、抱怨的时候,你一定要帮我顶住!跟他们说:“我们公司必须要上这个系统,没有说哪家公司不适合 ERP系统,只是看你会不会操作,会不会变通。”
其次,你要跟老板讲ERP的理念。我手上的两个客户,现在是在帮他们实施ERP系统。我就跟老板讲:“你一定要了解ERP系统。我知道您很忙,但是您一定要抽个时间,让我把ERP的大致流程跟您讲一遍。作为老板来讲,首先要知道 ERP流程是怎么样的。您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之后,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您首先就会反应过来这是哪个部门的问题,这个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如果您有了这种意识的话,下次别人给您反馈问题的时候,您就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您就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态度了。
最后,要主动向老板汇报 ERP的情况。大家每一次做ERP系统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是怎么样去解决的?因为每家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都不一样, ERP只是一个标准的模板,可能80%是通用的,但20%是需要我们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定制化的。可能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这种情况跟别的公司不一样,我先按照这种方式来做了,但是在做的时候发现这种方法未必是最好的,我还有更好更优化的方法,那我就会告诉老板,我要把它完善修改一下。这样老板也可以理解,他也可以实时地知道ERP遇到了什么问题,也能够全程把控。如果想要获得老板的全力支持,我们就必须要做到这三点。
方案二:建立一套适合的标准业务流程。
每个部门都有它的业务流程。首先要和操作人员把部门的业务流程梳理清楚了,只有他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知道在系统里面怎么去录入,怎么去审核,怎么去审批,怎么去查看它的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我们都是有标准的作业流程,每个部门在系统里面要操作哪些内容,人员要怎么分配,哪些是属于我们这个部门来操作,哪些是属于其他部门操作,我们都要把它明确化。因为我在中小企业做财税服务的时候,会出现为了一张单,几个部门相互扯皮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流程给它清晰化、明确化。要鉴定这个业务的性质,打比方:客户收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给退货回来了,先让哪个部门要去对接?对接之后再转交给哪个部门?之后又再转交给谁?这些都要明确化,要有具体的操作流程。还有审批流程是怎么样的?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这些也要形成 SOP手册。
方案三:成立ERP实施项目小组。
很多公司在实施ERP的时候,没有成立项目小组,其实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成立 ERP项目小组的时候,项目的负责人最好是总经理或者是副总,不是说让他来操作,就是有人提反对意见的时候,他要给我们指明方向,因为他是公司权力的象征。其次要有项目小组的总运营,他可以是厂长、运营总监或财务负责人,他相当于项目操盘手的角色,负责项目具体的落地指导,他对ERP的全盘要懂一点,如果他不懂也没关系,我可以把他培养出来,以后在每个环节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要出来给大家指明方向,这样我们整个ERP运行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或者是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情况。还有就是项目总运营下面要分部门组长,我建议这些部门组长最好是部门的负责人,由他们负责本部门的操作指引,首先你自己要清楚怎么操作,在ERP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时,你要教你手下的人怎么去操作,遇到问题的时候,他都有人去负责收集本部门的问题,再集中反馈到项目总运营这里,项目总运营如果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你可以告诉我们辅导老师,我们会告诉你怎么去解决,所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再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操作人员,他就负责业务数据的录入和审核等。
方案四:制定奖惩措施。
一定要制定奖惩措施。我发现很多公司要么只有罚没有奖,要么只有奖没有罚。其实一个好的公司,它肯定是有奖有罚的。罚不是我们的目的,但一定是我们的一个手段!如果你没有奖惩措施,人家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的话,那我凭啥要去做好?大家都这么混我也跟着混呗,那公司的氛围肯定也不好;你做好了我就奖励,做的不好我就处罚,这样大家才会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奖励的话,录单及时又准确、审批速度又快、发现错误也能积极地去反馈等等都是可以的。因为有的时候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是很难发现的,他需要别人去帮他反馈指出。
还有就是多提改善建议。我觉得在一个公司能够善于提建议、提问题的人,说明他看问题的格局是不一样的,他会站在公司的层面去想,他不会说这个问题不关我的事,我只管好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是这种心态的话,这个公司也挺悲哀的。因为一个良好的公司氛围都是需要这种积极提建议的人。
方案五:定期巡查数据、定期召开总结会。
我发现很多公司他们买了 ERP软件,也请人去实施了,但是他们实施人员的理念与我的理念不同,我是不太赞同的:他们到公司来,比如你是销售部的,我就今天安排时间专门培训销售的人,采购部的就安排明天培训采购的人,他们是这样分部门来培训。我如果要给企业做 ERP辅导,我至少要进行三轮培训:
第一轮培训是ERP的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先让老板出来讲两句,告诉他们公司为什么要用 ERP系统:“因为我们公司不甘心永远做一个小作坊,我们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用ERP系统来规模化的运作,而不是像手工那样想一出是一出的做。”然后我在召开动员大会的时候,我会把 ERP的大致流程讲一遍,让他们知道ERP的原理是怎么样的,让他们明白你所做的这个事情,并不仅仅是你这个部门的事情,你会关系到你的上下游,甚至是影响到公司的整个环节。
第二轮培训是针对每个部门做一次深入宣导。因为你心里有了这个概念,知道我的操作会影响到其它环节,我就会站在你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不单单只是站在我这个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第三轮培训是一个总结性的培训。培训完之后一定要进行考核。我为什么要进行考核?打个比方你们天天坐在这听,有时候听的甚至打瞌睡,但是我告诉你们培训完之后,我要让你们每个人操作给我看,你们不操作我永远不知道你们听懂了没有,我让你们提问题,你们一个都提不出来。其实提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说明你们没听懂,所以你们必须要操作给我看,你操作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怎么操作了,这个时候我就会着重跟你讲一下,再帮你把原理疏通一下,这样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操作的话,我相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还有要指定一个人定期去ERP系统里面看数据,去统计。特别是刚开始系统上线的时候,你要去统计哪个部门每天下达了多少单?有多少单没有及时审核的?或者是有多少是做错了的?你都要给我统计出来。统计出来之后,我们要定期召开一个总结会,把每个星期发现的问题,一个个去点评:什么原因会造成这个问题,先把你们的理由讲给我听,之后我再分析你的方法为什么做的不对,错在哪里?如果是经常性地出错误,那我们的奖惩制度就要发挥作用,那我是不是要惩罚你一下?这样你这个人是不是就紧张起来了?再怎么样也不能跟钱过不去。那他在做单的时候是不是就会仔细认真起来?你仔细认真了,ERP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就提高了,对我们大家来讲都是好事。罚款不是最终目的,这只是一种激励的措施。后面定期召开总结会之后,我们要有人去跟进,反馈上来的东西有没有去进行整改,只有这样不断的定期反馈总结,我们的流程才会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