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亚马逊发布了最新的品牌保护报告,其中介绍了亚马逊正在加强品牌保护力度、将彻底打击假货。

品牌保护报告的发布在今年是第3次。其中涉及了4个关键领域:店铺保护的主动防预措施、不良行为者的追责问题、强大的品牌保护工具以及用户保护和宣讲活动。

亚马逊通过持续投资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优化主动预防措施,进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假货检测系统进一步自动化、规模化。据称、该系统将持续运用于从开设新账户、到产品上架和Listing更新整个过程。
此外、亚马逊将继续优化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系统、建立强大的机制对卖家进行审核,比如使用视频聊天来验证新卖家的身份,以防止恶意开设新账户。
在过去的几年里、亚马逊加强了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合作,试图阻止与商标相关的欺诈行为。通过直接从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取有关注册状态和受到美国专利商标局制裁的人的信息进而采取行动,以防其利用非法商标用于亚马逊平台的品牌备案。
亚马逊使用这些信息来清理欺诈性商标和不良品牌的同时,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供有关亚马逊店铺欺诈活动或苗头的信息,以协助调查。
此外、作为应对恶意卖家的对策,亚马逊扩大了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合作关系,并相互交换信息。 2022年、亚马逊向CBP提供造假者信息,反向通过CBP提供的信息阻止了假冒产品流入下单、支付、包装、派送等各个环节,并成功移除了相关店铺的侵权产品。
此外、亚马逊已与日本财务省海关关税局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正着手与各国海关当局推进类似计划,并表示已初见成效。
据悉、亚马逊的自动化技术每天扫描80亿件商品以上来筛选产品详情页是否存在可疑更改,进而寻找欺诈行为迹象,目前已有600万件以上的假货已从供应链中被清除。此外、超过80万个恶意新开账号已被提前扼制。亚马逊表示、它在品牌所有者发现之前能够阻止或删除99%以上的恶意上架。
在法律措施方面,亚马逊通过民事和刑事诉讼已对1300多起犯罪行为采取了法律行动。
亚马逊还积极致力于清除世界各地的假货链条。亚马逊的打假团队不仅通过民事诉讼来制止造假者的活动,还与世界各地的调查机构合作开展执法行动和扣货处理,据说已经打击了不少假冒者、供应商、物流商、SNS网红、虚假请求方等。
2022年、亚马逊与国内(中国)多个公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协助跨省多地联合打假,共查获假货24万余件,并成功打掉了3个大规模的假货链条。在德国、因造假打印机墨水和碳粉环、并将假冒硒鼓墨盒当作正品销售的9名商贩被捕。
亚马逊还帮助伦敦警察局的警察知识产权犯罪部门 (PIPCU) 打击假冒商品。比如、与英国唱片业协会 (BPI) 合作,向伦敦警方提供有关大型假货CD组织的详细信息。PIPCU基于举报信息、在英国国内3地进行搜查,最终没收了超过32000张的伪造CD。
此外、亚马逊正在开展针对用户的营销活动,以确保用户可以安心购物并买到正品。亚马逊表示、他们和美国商会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合作,开展了教育活动,帮助了全美超过7000万消费者了解购买假货的危害和危险。
亚马逊副总裁兼全球销售合作伙伴服务负责人Dharmesh Mehta表示,“我们为亚马逊在过去1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自豪。特别是优于不良行为者的技术优化、法律责任追究和不当行为起诉的强化。我们感谢全行业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并将继续推进创新。我们将继续与有关方面深化合作,坚决清零假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