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2,你好2023!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有难忘,有感动,有不舍,也有惊喜和热泪盈眶……
生活逐渐复常,三年抗疫见曙光。我们告别了行程卡,告别了封控区……
我们从一个节点跨越到了另一个节点,从防疫“二十条”到“新十条”,从“阳了”到“阳康”,每个人都更加深切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
轻舟已过万重山,回看这一年,健康时报微信也一直用最大的努力,书写着一篇篇10万+文章,传播健康科普,守护大家健康。
我们梳理了2022年来部分重点的微信10万+文章,帮助大家更好地汲取健康知识,破除迷思。
2023,我们步伐笃定,逐梦向前。愿大家平安顺遂健健康康,所有美好都能如约而至!
2022
政策解读: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可居家隔离,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健康码
发布时间:2022-12-07
阅读量:100万+
2022年12月7日,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可居家隔离,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健康码。>>>点击查看文章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你必须知道的35条重要信息!
发布时间:2022-12-09
阅读量:100万+
我国疫情防控迎来新任务、新变化,涉及居家治疗、安全用药、疫苗接种、防疫措施等,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收藏这35条重要信息!>>>点击查看文章
取消中风险、取消航班熔断、大力整治“一刀切”,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来了!
发布时间:2022-11-11
阅读量:98万+
2022年11月11日,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取消了中风险区、取消航班熔断、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大力整治“一刀切”。>>>点击查看文章
专家研判: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各类人群要做好防护!
发布时间:2022-12-13
阅读量:82万+
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重症率降低,但传染性依旧非常强。2022年12月,多位专家作出研判,或在一个多月内达到感染高峰。>>>点击查看文章
2022
疫情解惑:
让大家避免陷入误区和迷思
李兰娟院士: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
发布时间:2022-12-09
阅读量:100万+
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李兰娟院士解释,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点击查看文章
新冠感染后“阳转阴”的10个误区,很多人都深陷其中!
发布时间:2022-12-22
阅读量:82万+
“阳康”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2周内容易感染?“阳了”喝点酒反而有利于杀灭体内的病毒?“阳了”洗澡会使病情加重?导致出现咳嗽、感冒等症状?>>>点击查看文章
为什么有的人阳了症状轻微,有的人却症状很重?有的人还“复阳”?
发布时间:2022-12-17
阅读量:70万+
许多“阳过”的人反映,感染后嗓子疼、关节疼、肌肉酸疼。而有的人症状却很轻微,没有其他人那么重。甚至有的人阳过转阴后没多久,又出现抗原阳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针对这些问题,专家进行了解答。>>>点击查看文章
注意!关于新冠防治的这20种说法都是错的!
发布时间:2022-12-16
阅读量:75万+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大家对新冠病毒的防治信息都非常关心。但其中有一些谣言或理解误区乘虚而入。关于新冠预防、病情、治疗和居家生活等方面,这20个说法是错误的!>>>点击查看文章
2022
康复指导:
尽快从“阳了”到“阳康”
发热、咽痛、咳嗽如何缓解?这份新冠康复手册,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2-12-08
阅读量:100万+
发热、咳嗽、乏力、嗅味觉减退、咽痛和肌痛……当感染奥密克戎后,身体出现的不适感如何更好地缓解?结合指南、手册及专家给出的实用建议,我们整理了一份“康复手册”。>>>点击查看文章
广东发布15个防治疫病的“食疗方”,值得收藏!
发布时间:2022-12-21
阅读量:85万+
12月19日,广东省中医药局官网发布《广东省2022年冬季疫病高发期中医调养指引》,详细分享了15个防治疫病的“食疗方”以及“泡脚方”等,值得收藏!>>>点击查看文章
高烧、嗓子疼、咳嗽……用这些简单方法缓解新冠不适!
发布时间:2022-12-19
阅读量:66万+
阳了之后,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鼻塞、咳嗽等,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就像大家所说的“宝娟嗓”“吞刀片”“水泥鼻”等等。除了吃药,这种不适感如何缓解呢?>>>点击查看文章
2022
饮食健康:
我们的健康离不开一日三餐
白发突然增多是老了吗?医生:可能是身体缺这4种营养!
发布时间:2022-04-25
阅读量:85万+
如果女性年纪轻轻就出现了白发的问题,不妨从日常饮食中适当的补充这4种营养素或许能为改善白发做出一些帮助。>>>点击查看文章
高尿酸会“祸害”身体多个器官,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
发布时间:2022-10-17
阅读量:100万+
很多人对于高尿酸的危害认识远远不足,认为只要不导致痛风就没问题,尿酸高一点也无所谓。但其实高尿酸会“祸害”身体多个器官,危害一点也不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点击查看文章
不想让骨头变脆,这三种食物一定尽量少吃!
发布时间:2022-04-26
阅读量:100万+
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类食物会伤害骨骼,如果不想让骨头变脆,我们一定要尽量少吃。>>>点击查看文章
这些是已明确的致癌物清单,每吃一口都在喂养癌细胞!
发布时间:2022-08-15
阅读量:83万+
一日三餐中,有些天天被端上餐桌、送进嘴里的食物其实早就登上了致癌物清单!根据已明确公布的1类致癌物质,以下7类食物是生活中常见的致癌物。>>>点击查看文章
2022
科学防癌:
教你全方位的科学预防癌症
两年前是炎症,两年后变癌症!医生提醒:从炎症到癌症,只有两三步!
发布时间:2022-05-23
阅读量:79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微信公号曾分享一个病例:2年时间把炎症拖成癌,后悔不已。体内炎症环境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点击查看文章
知名演员因癌症去世,这种癌很“安静”,但有三个信号别忽视!
发布时间:2022-10-26
阅读量:56万+
10月25日据香港“大公文汇网”报道,演员杨群于10月24日因膀胱癌去世,享年88岁。早期膀胱癌往往无明显不适,留意三个信号非常重要。>>>点击查看文章
这七种“小病”容易拖成癌,不能不当回事!
发布时间:2022-06-09
阅读量:60万+
生活中每个人总是会有“头疼脑热”“不舒服”的时候,有人十分在意,即使是感冒上火这样的小病也会认真对待;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医生提醒:七种小病最易拖成癌!>>>点击查看文章
体内有癌,皮肤先知?出现这9种变化重点留意,千万别拖!
发布时间:2022-10-25
阅读量:45万+
不少肿瘤医生中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身体有癌,皮肤先知”,尤其是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会在皮肤上出现一些“特异性”的表现。>>>点击查看文章
2022
长寿养生:
长寿健康才是真谛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100岁生日!这位世纪老人的养生秘籍:6件事坚持了一辈子!
发布时间:2022-09-23
阅读量:72万+
2022年9月22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迎来100周岁生日!随后,这位百岁的世纪老人登上了热搜“杨振宁先生百岁生日”。他有什么养生秘籍?原来有6件事坚持了一辈子!>>>点击查看文章
70岁后为什么会“断崖式”衰老?做好这些事,让衰老来得慢一点!
发布时间:2022-06-04
阅读量:71万+
一旦迈进70岁后,不少人便会发现身体各个方面大不如从前。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在70岁后出现“断崖式”衰老呢?>>>点击查看文章
85岁的钟南山院士劝你坚持运动:我的同学现在不是拄拐棍,就是躺在床上!
发布时间:2022-04-10
阅读量:100万+
2022年4月8日,85岁的钟南山院士在125分钟的公开授课中特别强调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我的同学现在不是拄拐棍就是躺在床上了,我从年轻到现在一直坚持锻炼,有一个好身体非常重要。”>>>点击查看文章
这些都是人体的正常衰老,请不要过度治疗!
发布时间:2022-02-15
阅读量:79万+
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地认识并面对衰老,在医生帮助下区分衰老和疾病。过度检查和治疗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点击查看文章
2022
科学就医:
看病诀窍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刚刚!最新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看病就医有参考了,收藏!
发布时间:2022-11-20
阅读量:87万+
11月20日,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看病就医有参考了。>>>点击查看文章
老花眼突然不“花”了,高血压突然正常了……6种病突然“好转”要当心!
发布时间:2022-11-18
阅读量:72万+
如果一夜之间,老花眼突然不“花”了,是“返老还童”,还是疾病“逆转”?可能都不是,而是疾病信号!这6种病突然“好转”,要当心!>>>点击查看文章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这8种小病千万不要拖!
发布时间:2022-11-04
阅读量:63万+
有些身体小毛病,总是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如果拖延不管,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小病不治大病难医,以下这些8种小病一定不要放松警惕!>>>点击查看文章
注意!这五种病目前根本无法治愈,千万别被骗了!
发布时间:2022-01-25
阅读量:65万+
医学也并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多疾病是无法根治或完全治愈的,尤其是一些常见病,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听信一些“神医”或“偏方”,不仅得花冤枉钱,还可能贻误病情。>>>点击查看文章
2022
健康生活:
每天健康生活才能一生
快把家里的盐换了,每年能减少100万人死亡,快看看你家用对了没!
发布时间:2022-01-24
阅读量:92万+
上了年纪的人,味觉敏感度下降,需要吃得更咸才能吃出味道来,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膳食危险因素之一。把家里的普通食盐换成“低钠盐”能减少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点击查看文章
红枣千万别这样吃,差点要了命!看完才知道有多危险…
发布时间:2022-10-11
阅读量:85万+
红枣是家家户户常吃的东西,不少老人喜欢用它熬粥、泡水来养生。但是,有些人养生没成,却差点因为一颗红枣要了命。这些案例值得警醒。>>>点击查看文章
22岁女子按摩后大面积脑梗,医生提醒:这个位置千万别乱按!
发布时间:2022-10-31
阅读量:85万+
据媒体报道一位22岁女子在推拿后突发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医生看到这位瘦瘦的姑娘感觉十分意外。为什么不肥胖会发生大面积脑梗?医生推测,女子的发病可能与按摩有关。>>>点击查看文章
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后猝死!猝死背后都藏着这样的规律
发布时间:2022-07-30
阅读量:60万+
浙江杭州一名22岁女孩在连续熬夜加班四五天后突发疾病住进ICU后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医生诊断可能是“心肌炎引起的猝死”。远离猝死做好这3点!>>>点击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