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东营发布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
不知不觉间,2022倏忽而过,2023接踵而至。
2022年:失去 获得 释怀 成长 完结
2023年:新生 期待 希望 向前 遇见
新的一年,多了目标和奔头,多了期待和动力。

2023年已经开始
但愿美好在,岁月常如新!
明天依然有新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期待,让我们一起挥挥手和过去好好道个别吧!
再见,2022!你好,2023!

一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开启新年,欢度元旦,新的征途,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一月,小寒连大寒,是酷寒的结束,也是新生的开始,总结一年的收获,也期待与春天撞个满怀;

一月,喜迎春节,我们一起忙年,期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感受浓浓的年味,真正触摸“年文化”;

一月,万家灯火时,团圆共欢日,我们期待共享幸福餐,共享天伦乐。

一起来看看
一月有哪些节日?
你都了解吗?
↓↓↓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际海关日被定于每年的1月26日。国际海关日之目的为推广海关合作、促进国际贸易,以及建立各海关组织间的紧密联系。国际海关日在1983年1月26日由世界海关组织设立,1984年1月26日正式举办庆祝活动,并于1986年1月26日开始,每年提出具体主题。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于1953由法国律师佛勒豪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时间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站在2023的出发点
所有的回忆,都将为新的一年重塑方向;
所有的收获,都将为新的一年积蓄力量;
所有的期许,都将为新的一年铸就梦想。
2023年
愿我们所得皆所盼,所行皆坦途!
来源:爱东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