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 5 月 4th, 2025

  说起清明节,可能马上就有人想起最近流传很广的一条禁忌:“闰二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

  乍一看,一个“坟”,一个“门”,还挺顺口。但仔细一想,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出了湖南,这句话就可能连合格的顺口溜、打油诗都算不上。就拿极其重视传统文化的广东举例,在粤语中,“坟”读作“fan”,门读作“mun”,完全不是同一个韵母。难不成前脚在湖南还不让“雨纷纷”,后脚打个高铁到了广东就可以“欲断魂”啦?小编大致查了一下,在许多方言中,“坟”与“门”都是不押韵的,特别是在与古汉语渊源深厚的方言片区,所以就别指望这是一句“古训”了。

  小编决定再稍微深入一点,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一下“清明”和“闰二月”之间的关系。

  清明,24节气之一。一年有365个日出,24个节气构成一年,这个“年”,无限接近于天文学意义上的“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365.24天。有多接近?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365天,每4年闰1天)、农历(354天,19年7个闰月)都要接近。

  每年清明节气,不是在4月4日,就是在4月5日。换算成农历,不是在农历三月,就是在农历二月,有闰二月时,一定在闰二月(推算过程略)。

  可见,虽然24节气蕴含了我国古代先民无穷的智慧,但现在以公历来计算24节气,包括清明,原本就是一件更加简单明了的事情。

  巧就巧在,今年的清明节,遇上了“闰二月”。根据先民的历法,如果一个月份中只有一个节气,这个月即为闰月。今年农历二月后的这个月,只有一个“清明”节气,于是这个月就成了“闰二月”。每19年有7个闰年,这种“阴阳合历”的历法,在天文学、气象学、农学的交织中达到了一种和谐与平衡,同样体现是古代先民多年农耕智慧的结晶,怎么到了21世纪的今天,反而成全了“闰二月不上坟”这种谬论呢?

  小编知道,永远也别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这一次,小编真的要开杠了。

  是不是历史上有某些发生在闰二月遇上清明的年份的“祸事”,让民间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小编将其定义为“朴素的大数据思维”)?

  于是,小编又打开了万年历和搜索引擎,看看历史上“闰二月+清明”的年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查,小编更傻眼了。

  上一次闰二月逢清明,是在2004年。深扒一下“闰二清明不上坟”的提法,在2004年的互联网痕迹中几!乎!没!有!这也难怪,2004年作为互联网世界的“上古时代”,社交媒体还不发达,而且上网可贵着呢。

  再往前,就到了1947年。小编敢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别说“闰二清明不上坟”了,坐在家里都可能祸从天降。

  再往前,是1928年、1917年、1909年、1890年……从16世纪至今,500年时间里,闰二月总共只出现了16次,远远构不成“大数据”。

  再多科普一下,根据历法推算,闰二月其实是一个比较少见的闰月。过完今年,后面几次闰二月要等到2042年(壬戌年)、2099年(己未年)、2137年(丁酉年)、2186年……现在起连续4次闰二月上坟可活过百岁!

  于是,小编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第一,几十年、几百年前,大概率不会有人有空得出“闰二月清明上坟”和“祸事临门”的统计学关系,哪怕是巧合上的关系,因为饭都吃不饱;

  第二,都21世纪了,能用互联网炮制出这样的观点,只能说是吃得太饱了。

  网友说得好:“闰二清明不上坟”可能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根本就是网络谣言!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