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5 月 13th, 2025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用自己的理解去分辨是非。

  ——派妈

  ”

  来源|小学语文(ID:xxyw100)

1

  一次数学测试中,朋友群中有个家长孩子拿到了97分的成绩,整张试卷就错了一系列竖式计算题。

  这位朋友拿到孩子97分的试卷后,盯着试卷上唯一答错题看了半天,始终不理解这道题到底为何会被打“”。

  这道题的内容是:列竖式计算1.2+6.8。孩子将1.2和6.8这两个数字列在试卷上,进行了列式计算,并算出8.0,且在1.2+6.8的后边儿写上了“=8”。在这位家长的认知中,1.2+6.8确实等于8,可为何老师竟会判这道题的答案为错误呢?

  错误原因:答案是8.0而非8

  想不通1.2+6.8=8为什么会被判成错误答案后,这位家长在家长群中与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是:上课时老师明确强调过,在题目未标明答案留几位小数点的情况下,答案小数点个数应与题干中小数点最多的数字保持同步。

  所以,1.2+6.8=()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8.0,而非8。老师这个说法让家长哑口无言,但却又心有不服。站在家长角度上看,8.0等价于8是常识。如果硬要孩子把8写成8.0才算符合标准答案,岂不是在抹杀孩子自己的认知和想法?

  老师表示,培养一种严谨的数学思维才最重要

  在“1.2+6.8=?”这道题上被判为错误的孩子很多,不少家长都表达了自己对于标准答案过于死板、改试卷不懂变通的不满。

  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做题是为了培养思维,并非为了答案。之所以要求孩子“答案小数点个数要与题目中小数点最多的数同步”,是因为同步一般不会扣分,但不同步可能会在大考时被其他老师扣分。

  家长与老师其实都没错

  在家长眼里看来,“1.2+6.8=8”被扣分简直不可理喻。在老师眼里看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一分都不能丢”的思维习惯,可以让孩子在未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确实,在初高中,老师会在一些问题上多次强调:可能会扣分的步骤,一个都不能省!“1.2+6.8=8”它强调的是一种“做题步骤、答案与题干保持同步”的思维。

  这种看似令人无法理解的思维,放在未来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类、医学类等理工科学科的学习中,却能给孩子带去极大的帮助。

2

  将8写成8.0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严谨的数学而言,其实有必要

  在许多家长看来,8块钱和8.0块钱明明是完全一样的含义,多余的那个小数点根本没必要出现。实际上,在数学的王国里,很多生活中看似没必要的事都有一定道理。

  数学要求的严谨思维,也许是很多人在普通生活中用不上的

  大概10年前,很多抵抗学数学的家长与老师都很喜欢说一句话:学数学有什么意思?这么多函数和算式,难不成将来出去买个菜还要列个方程式?这句话的流行代表数学的严谨思维确实不常出现在人们的普通生活里。

  目前我国理工科专业数量远大于文科、社科数量,理工科领域中,有不少领域精尖技术的发展突破,一定少不了从小到大所锻炼出来的数学的严谨思维。

4

  当家长再遇到类似“无法理解” 的学习行为,应该怎么办?

  与老师沟通,谨慎、平和一些,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这位朋友发现自己真的无法理解“1.2+6.8=8”被判错误这个现象后,通过了一种礼貌的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让老师解答了家长的疑惑。

  所以,家长在面临问题时,也要谨慎、平和一些,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给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孩子自己思考

  有些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部分学科学习里非要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弄得很复杂,不管老师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认可。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味地抱怨是没用的。

  如果家长坚持自己的看法,但又做不到让学校改标准答案。

  正确的做法是:与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再陈述老师的观点,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接受的观点。

  这种做法既能让孩子自己思考,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不服从权威的榜样。

  *来源小学语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