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5 月 13th, 2025

       中科院计算所的人工智能团队中科视拓近日宣布,开源商用级SeetaFace2人脸识别算法,据了解,SeetaFace2采用商业友好的BSD协议,这是在2016年9月开源SeetaFace1.0人脸识别引擎之后,中科视拓在人脸识别领域的又一次变革与升级。

       中科视拓人脸组研发总监李凯周介绍,SeetaFace2包含了完整的人脸检测、面部关键点定位和人脸特征提取与比对模块,还将陆续开源人脸跟踪、闭眼检测等辅助模块。SeetaFace2所有算法提供全部源代码、注释、接口文档以及样例程序,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基于SeetaFace2开发应用。

       中科视拓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降低AI应用门槛,赋能行业共同发展。凝聚着国内顶尖实验室技术成果的SeetaFace2的开源,将成为开发者的阶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行业伙伴一起共同推进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

中科视拓的人脸识别技术来自于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山世光研究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熙霖研究员共同领导的中科院计算所视觉信息处理与学习研究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中科视拓正在从产业化、应用平台、软件和硬件四个维度来推进AI基础设施的建立。

       在产业化上,作为“国家队”的中科视拓瞄准了国民经济主战场行业,包括政府、教育、金融、零售等。在应用平台上面,中科视拓研发了AI生产平台SeeTaaS,用户只需上传数据,就可以得到的对应的AI引擎。软件层面,中科院计算所已经完全自主打造了深度学习底层框架Dragon。而硬件方面,中科视拓也得到了中科院计算所的支持,从CPU平台到神经网络加速芯片全部可以实现自主可控。

       中科视拓CEO刘昕认为,与商汤等AI公司相比,中科视拓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受外界因素影响小。中科视拓的AI基础设施服务是开放的,用户可以按需调用,甚至可以搭建完全属于自己的AI训练设施。

实际上,中科视拓的AI基础实施服务可以打通从数据到算法到应用场景的整个闭环,这意味着更多的行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使用AI技术。

       在智慧军工领域,中科视拓已经与军委、科技委、航天一院、航天三院进行合作,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导航雷达,比如地面目标的检测、跟踪、识别,各种传感器下的检测、跟踪和分割的任务。

在教育领域,中科视拓一直在推动AI“平民化”,已经在一些中小学开设AI课程,其推出的服务产品,具备行业标准化特性,小学生经过一定学习就可以搭建出属于自己的AI模型。

       而在备受资本关注的零售领域,刘昕认为市场流行的无人货架的商业尝试已经宣告失败,中科视拓正在打造智能冰柜产品,在封闭的空间内,物体识别等技术更容易实现,且更加小型化和低成本。目前,中科视拓正尝试为新零售运行商提供全新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昕再次强调,“我们使命就是将云智中心作为核心,来推动AI在各个场景下的规模化落地,我们要找到规模化落地的场景。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