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9 月 13th, 2025

原标题:博鳌零碳示范区开始“试验”

新华社海口3月22日电(记者王存福)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东南侧的一排风机,其旋转产生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博鳌零碳示范区能源系统;海岛建筑“光储直柔”系统建成巨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与其他能源系统互联互济,有效提高示范区的可再生能源自给率;新闻中心的“光储直柔”示范项目完成改造,配电网灵活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提高……日前,博鳌零碳示范区首批16个子项目竣工,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开启零碳“试验”。

位于博鳌镇东屿岛外的农光互补发电项目(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位于博鳌镇东屿岛外的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占地面积330亩,包括10千伏开关站、光伏发电设施和农业大棚三大板块。开关站综合楼和农业大棚区,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和主要设备安装调试。“一地两用,阳光共享。板上发电、板下种果蔬,都直供论坛,零碳、绿色又环保。”国家能源集团海南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毛卫华说。

“与以往国际知名绿色低碳新城建设项目相比,博鳌零碳示范区为城市建成区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长胡耀文说,示范区展示了以适宜技术逐步更新改造的零碳建设模板。

航拍博鳌零碳示范区内改造后的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示范区建设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资源,让自然做功。”胡耀文介绍,例如,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增加遮阳、增加绿植系统等针对当地气候的被动式、低成本绿色降碳技术,减少高成本技术的使用;采用空气热源替代天然气,为酒店提供生活热水;最大化利用岛内建筑、地面、停车场、景观设施等铺设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展示当前光伏利用技术和我国光伏技术发展水平。

工人在博鳌零碳示范区建筑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工地施工(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示范区建设主要靠自主探索。“我们没有特别成熟的体系和架构可以参照。边建设边研究,是此次建设的特征。”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刘烨说,建设过程中未大拆大建,实现了低扰动更新。

零碳示范区,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新建林业碳汇等高质量抵消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并逐步趋于零的示范区。

鸟瞰博鳌零碳示范区内改造中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据测算,已完工的16个子项目可实现减碳(含抵消措施)9055.8吨/年,年供清洁电力1510万千瓦时。围绕东屿岛为核心的1.8平方公里博鳌零碳示范区,其余项目将于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前完成,并全面实现零碳运行。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海南省住建厅副厅长刘联伟介绍,接下来,示范区尝试建立一系列政策公约,引导零碳会议会展、零碳旅游等公众行为,促进示范区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