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15th, 2025

近期,微博、知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百家号、小红书等多家网络平台均宣布“公开账号IP属地”,且用户无法主动关闭。

随着“IP属地”功能的上线,一大批网红翻车。比如,某些海外代购账号,其实IP归属地在国内;一些本地的网红账号,IP归属地却在千里之外。

与此同时,也有一门生意火了起来——付费IP代理。也就是修改IP属地。

IP代理黑产竟由来已久?

IP属地功能上线后,牛鬼蛇神纷纷现形。“XX在东京”IP属地显示为上海;“XX在英国”IP属地为广东;“XXX在英国”IP属地为天津。

随即,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在众多号称在国外的博主中,由于IP属地显示河南的频率较高,网友戏称“海外资讯在河南”。

还有“西安吃喝玩乐”、“广州人的广州生活”、“重庆吃喝生活”、“上海吃喝海购生活”等众多全国各地吃喝玩乐类的账号,IP属地均显示为湖南。

之后还有网友发现,一些网络大V开始悄悄地改起了网名和简介。

比如,在某社交平台有一名拥有26万粉丝的博主,叫作“xxx在日本”。其原本的简介为“在日本常年定居,一个90后的老阿姨,记录一些所见所闻,一个性格直来直去的人,不爱磨磨唧唧,拐弯抹角”。

IP归属地功能上线后,网友发现其IP属地为辽宁。她便将网名改成了“充满元气的xxx”,并删除了简介里的“在日本常年定居”这句话。

其实IP归属地显示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功能,十几二十年前QQ就有了,只是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各大平台慢慢都默认关闭了IP显示,某些软件还会提供手动开启按钮。通过IP代理,我们就能轻松改变上网设备的IP,想要设定在哪里,就能设定到哪里。

还有一些网站、软件会屏蔽国内用户,比如Twitter、YouTube等,想要访问这些网站,我们也需要IP代理。用户有需求,企业自然就会去做,曾有一段时间IP代理产业迅猛发展。为了维护国内网友的上网环境,相关部门曾打击过一次用于翻墙的VPN代理,效果不错,但并未能将非法IP代理一网打尽。

一天只要5块钱?

各大平台上线IP归属地显示功能后,用户们对于IP地址的需求激增,IP黑产也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日前某二手平台竟然有人明目张胆售卖IP地址更改工具,而且注明可用于抖音、微博等热门软件,价格5元~25元不等

据媒体报道,付费IP代理已经形成一条黑灰的产业链。目前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付费IP代理的业务,其目的明显,直接指明可以更改微博、抖音的IP归属地。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IP代理”关键字,发现已经被屏蔽。而搜索“静态IP”、“IP属地更改”、“修改IP”仍可以搜索到很多相关业务。

其中一家店铺的套餐标准为:5元/天、30元/周、90元/月、250元/季、800元/年。该店铺客服还表示,该店只有国内的IP,没有境外IP,不支持访问境外软件。

其实,修改IP属地的原理也很简单。用户的设备正常访问某个网站,该网站的服务器会检测到用户的本地IP,而通过IP代理进行IP的更换,用户的设备先连上是代理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再帮助用户访问网站

这样因为通过代理中转了一下,被访问的网站服务器检测到的自然是代理出来的IP地址,而非是用户本身的IP。

IP 地址会泄露隐私?

现如今,在互联网海洋中冲浪,靠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链接,它们像是一环扣一环的巨大蛛网,WWW 链接就是最方便、直观的访问地址,连接起微博等互联网平台。

这样便捷的互联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 WWW 互联网网址发明之前,电脑与电脑之间通信需要依靠规定网络传输协议,而 IP 地址就是其中的传输地址。

你的电脑和微博等平台之间要实现数据通信,实现发布图片、微博等功能,就需要明确双方的 IP 地址。

网络传输协议分为两种,分别是 IPv4 和 IPv6,前者是互联网前身阿帕网所制定的,后者则是 IPv4 地址用完后补充的。

在购买宽带服务时,电信运营商就会为其分配一个 IP 地址,比如219.136.162.58 的 IP 地址归属地就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即便在网址成为通用访问地址后,IP 传输协议依旧保留了下来,你发送一张图片背后,其实就是你和微博官方服务器的 IP 地址间在互相通信。

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公开的,微博等社交媒体显示 IP 归属地仅到省(直辖市)一级的地区单位,不会联系到你个人的详细位置

在元宇宙这种虚拟世界未到来之前,网络世界中的 IP 地址其实并没有与你本人进行唯一绑定,毕竟 IP 地址是会变化的,当你去其他省市时接入外地 WiFi,IP 归属地就会变化。

如果为了修改 IP 属地去购买相应的服务,反而是有泄露隐私风险

通过其他服务修改 IP,就像是站在你和微博等平台之间多了一位“中间人”,可能在你发送聊天信息、图片、乃至是支付密码的过程中,截下这些数据,隐私就这样泄露了。

网络安全是一场没有硝烟且不会停止的战争,加密与反加密,相关技术都在不断变化与升级,而修改 IP 服务就如同将自己的数据交给“中间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大可不必付费购买修改 IP 归属地服务,进入这场不断升级的斗争中。

成为黑灰产业的“猎物”?

笔者在前述网店问询修改IP属地业务时,客服会提示“本店IP禁止用于一切违法违规业务”,但对于如何确保IP不被用于违法违规业务,客服给出的回复是“由于每个客户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我们无法保证”。

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IP代理乱象,在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廖天虎看来,尽管对IP地址采取备案管理,但目前我国对动态IP代理监管相对滞后,监管部门应灵活运用法律法规开展行业和生态治理,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去年,公安部在“净网2021”工作成效发布会上曾通报,专门针对网络电视和“动态IP代理”等网上违法有害信息滋生的重点基础资源开展治理,会同有关部门摸排核查相关服务企业82家,关停非法宽带上网线路1.3万余条、宽带上网账号5千余个。

监管部门应共治共享,强化政企合作、警民合作,推动政府、平台、企业商户、用户形成合力,构建依法打击网络黑灰产最有力链条,营造安全有序、风清气正的良好网络生态。”廖天虎说。

私以为,显示IP属地提供了一种约束网民不良网络行为、维护正常网络秩序的有效方式,但如何用好这项功能,防止其衍生的其他负面效应,也对平台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部分网友担忧,显示用户IP属地后,是否会滋生以IP属地搞地域歧视、拿IP属地出言不逊恶意伤人的不良风气?如何防止一些用户使用IP虚拟工具制造属地假象并借此造谣网暴他人的行为?这些都需要网络平台对这项功能后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堵住相关技术漏洞,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效果。而对于部分网友担心的隐私泄露问题,网络平台在做好技术完善的同时,也应及时对公众作出回应。

说到底,显示IP属地只是打击网暴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在技术层面的一种方式。要真正杜绝网络不良行为、创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除不断加强更多技术层面的探索和约束之外,更重要的是规范一个个IP背后人的行为。提高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加大对违法违规网络行为的惩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网络不良之风,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