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15th, 2025

春意暖,春花开,省城文艺创作也在春日欣欣向荣。近日,欣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民族歌剧《小老杨》开排。这部颂扬“右玉精神”的重点剧目,将在3个月的时间里打造成一出充满精神力量、风格独特、样式新颖的民族歌剧。

过去的“不毛之地”,今天的“塞上绿洲”。右玉是山西省一张最美丽的绿色名片,“右玉精神”已融入伟大的中国精神。满目青山,郁郁葱葱,苍翠碧绿,行走在右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树木宛如画卷一般。右玉精神展览馆、绿化丰碑、松涛园、苍头河……凡到右玉来,人们总会被这片绿色所吸引,被这种精神所感染,但给人以印象最为深刻的,却莫过于那些其貌不扬的“小老杨”。

小老杨,原来自水肥充足的江南。所谓“小老杨”,其实是右玉人对“南京小叶杨”的“昵称”,如果在水肥充足的南方,它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但在右玉,树龄几十年,多数不过碗口粗细、七八米高,且长得歪歪扭扭。小老杨,一个“老”字,道尽多少坚忍、苦涩和沧桑。右玉,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这里昔日的生存环境究竟有多么恶劣?《朔平府志》中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这就是右玉人过去生活的写照,也是右玉人对绿水青山的渴望。但地处塞北高原,干旱少水,植被极难存活,昔日的不毛之地,能够变成如今的绿树青山,其中“小老杨”的贡献可谓不小,所以,它被称为右玉人的“救命树”,它也让人想到右玉人的坚强不屈。

小老杨,见证右玉人的坚强品质。其实,这也是右玉人坚韧品质的写照。右玉的树不好种,种了死,死了种,种了再死,死了再种,现在右玉满眼绿色的每一个树坑里,平均都种下过十四棵树。“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干冬秋”,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绿色愚公、植树不止。“我们从不放弃我们的家,我们从不认输”“只要树活得好,咱右玉人才能活得更好!”“只要种活一棵,就不愁十棵,一百棵,一千棵,一万棵……”这就是右玉改天换地搞绿化的动力所在,就是右玉人的坚定信念与品质所在。虽处艰难环境中,但抵得住风沙,经得起磨砺,在“小老杨”艰难的年轮上,刻写的是右玉人实现绿色梦、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

小老杨,让右玉精神一代代传承。绿,曾是右玉最稀缺的颜色,如今却是这里最厚重的“底色”。70多年来,21任右玉县委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铸就了“右玉精神”的丰碑,也告诉世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永葆奋斗激情,不怕艰难困苦,幸福的生活都是在不屈不挠的奋斗中创造出来。小老杨坚强地屹立在右玉这片土地上,它必将让一代代人牢记艰苦奋斗传统,传承右玉精神。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民族歌剧《小老杨》是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省级重点创作剧目,其开排适逢美丽的春天,正值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奋进新征程之时,值得期待。愿民族歌剧《小老杨》讲好“小老杨”故事,传承好“右玉精神”,激励我们更好地建设美丽山西。(贾合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