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3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李松大使在3月6日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上宣布,中方将捐款20万欧元用于保障乌克兰核设施的安全。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毛宁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积极致力于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日前,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将促进核安全国际合作作为重点合作方向之一。中方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也明确表示,中方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促进和平核设施的安全安保发挥建设性作用。
毛宁说,我们是这么说的,自然也会这么做。中方决定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向乌克兰核安全核安保技术援助项目捐款20万欧元,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机构为加强乌克兰核设施安全所作的努力。
毛宁表示,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我们也将继续劝和促谈,支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从根源上消除核安全风险,促进乌克兰的核设施安全。
俄乌冲突爆发后,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核设施安全备受关注。冲突爆发后不久,扎波罗热核电站便一直处于俄军的控制之下,而自此以来,该核电站就多次遭到炮击。俄罗斯与乌克兰相互指责,都认为对方需要对这些可能引发核灾难的攻击行动负责。
作为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在去年2月24日的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供应了乌克兰近五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而如今,它已不得不多次使用备用发电机运行。
今年2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的炮击及其唯一备用电路的一度中断再次凸显了该国军事冲突期间持续存在的核安全和安保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