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四川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农业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农业现代化对四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成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成都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拥有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成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本期《锦观智库》采访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科技管理工程师钟毅。
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
锦观智库: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您认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重要意义?
钟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现代化还存在明显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必须切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影响着应变局、开新局的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有利于扩大内需,挖掘农村巨大市场潜力;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化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把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还需如何发力?
锦观智库: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农业现代化对四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根据您的观察和研究,近年来,四川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哪些进步?把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钟毅:四川是农业大省,在我国农业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重要使命。近年来,四川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经济提质升位。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3.3亿元,农业经济总量升至全国第2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16.4亿斤,居全国第9位。2021年全省出栏生猪6314.8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2021年油菜籽产量达到338.7万吨,从2014年起稳居全国第1位;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占四川省“三调”耕地总面积的63.63%,为建设“天府良田”、筑牢“天府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还有,四川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截至2021年末,全省创建国家产业园13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建成省星级园区107个;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本建立。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全省家庭农场达到22万家,省级示范场2836家,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新兴产业补齐短板。按照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工作要求,率先在全国开展全国种业强市建设,推动种业基地提档升级,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补齐三大先导性产业发展短板。
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四川农业现代化还存在一些短板,我认为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逐步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其次,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树立大食物观,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川字号”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此外,还需要强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努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提升乡村劳动力素质等。
成都如何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锦观智库:12月2日,省委书记王晓晖前往成都市调研,在位于郫都区的四川新华西乳业公司,他勉励企业要继续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成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您认为成都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钟毅: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前,成都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基础良好、优势突出,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出成都路径。比如,培优从业主体。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力度,重点支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主体,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后劲;拓展融合多元价值。创新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空间、结构、规模,加快建设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美丽宜居幸福乡村,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消费场景,融入成都平原特色乡村元素,促进一二三产业形态融合、价值叠加、优势互补。重点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民宿康养、研学科普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成都虽然是一个大都市经济,但是乡村振兴在空间上还是有很大余地。对此,成都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强化耕地质量监测。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等“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米袋子”“菜篮子”供应体系,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加快农业数字化机械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开展薄弱环节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培育一批“五良”融合产业示范区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区域服务中心,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加快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引进培育农业头部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积极开展集体经济融合与发展,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加集体收益。
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推动公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城市农业新功能,促进成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路径,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