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6日讯(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范文婷 黄纬璐)为响应WHO号召,更好地在我国开展广泛全面的宫颈癌和HPV防控工作,2023年3月5日,以“让世界少一份忧虑”为宣传主题的“第六届国际HPV 知晓日”在全国各个城市同步开展。其中,深圳站活动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妇女联合会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据悉,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是常见的性传播感染(STI)病毒,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80%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感染HPV,因此每一个人不论男女都有感染的潜在风险。虽然大多数型别HPV感染可能不会造成伤害,但某些型别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等危及生命的癌症。据估计全球每20个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与HPV感染有关。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0.64万,死亡病例4.77万,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99%)都与HPV感染有关。
2018年5月19日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发出“全球消除宫颈癌危害”号召,旨在通过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及时规范化治疗三项措施实现全球消除宫颈癌“90-70-90”的阶段性消除目标,即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岁前都接种HPV疫苗,70%的女性在35-45岁间至少接受一次高灵敏度筛查,并且所有检测阳性妇女能够正确地按照国家指南进行管理,90%的被确诊患有宫颈病变的妇女接受治疗和护理,最终预期减少30%的子宫颈癌死亡率。
本次活动以专家HPV知识科普讲座结合大众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宫颈癌防治知识竞答和亲子手工活动为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所长黄芳、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红荔妇科主任刘剀和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主任胡海燕分别从《HPV疫苗》《宫颈癌筛查》《感染了HPV怎么办?》几个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普讲座,为市民解锁HPV热点问题。
据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红荔院区妇科主任刘剀介绍,宫颈癌防治依靠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接种HPV疫苗,能预防70%以上宫颈癌;二级预防是进行定期筛查;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宫颈上皮高级别病变进行干预与管理,正确并及时干预。
“HPV病毒筛查与细胞学两者结合是最有效的筛查方式。大多数人是一次性感染,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免疫力好,会自动清除这个病毒,所以我们建议21岁至29岁5年筛查一次;30岁至65岁,三年要做一次细胞学检测,5年做一次HPV检测,两者结合起来准确率会更高。”刘剀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全球性学术公益组织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发起,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北京伍连德公益基金会倡议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