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9 月 6th, 2025

转自: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2022年,以本地即时电商为代表的新型实体电商增速达到20%,远高于远场电商5%的增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线上线下消费需要数实一体提升经济发展韧劲。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数实融合将更好撮合线上线下链接的供需匹配场景,扩大消费规模、创新消费种类。

  点击图片,听全国政协委员陆铭谈消费创新

  关于推动数实融合、促进消费创新、打造城市高品质生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陆铭有如下建议:

建议鼓励数字经济平台围绕消费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推动消费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能力。通过数字技术对消费服务的精准度量,以及数字化经营分析工具的赋能,推动全消费链条的降本增效和价值创新。同时建议尝试采取“政府+平台”补贴的方式,精准普惠发放数字消费券,试点推动消费产业链数字化集采集配、金融服务对接等。

 建议大力发展即时电商模式,畅通消费循环,提升消费环境。本地即时电商是落实地方消费循环的有效臂助,也是建设城市高品质生活、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的重要途径。在消费环境治理上,平台利用数字化能力先试先行,疫情期间在城市物资供应、物价维稳等方向以“数智”产品协同监管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建议政府在营商环境优化、高水平日常监管、持续性包容审慎、新就业群体保障等领域拉动即时电商平台形成共治合力,建设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

 建议以数实融合多功能的邻近消费场景打造中国“后疫情消费创新经典案例”。在当前政府主导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场景中持续鼓励数字经济平台参与合作,在数字街区、多元服务的邻里消费建设中,可利用即时消费的技术与创新,持续探索阳光厨房、阳光菜场、智慧餐厅、智慧超市等数实一体业态创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供需匹配能力,提升各类生活服务的精准性、均衡性和普惠性,构建“即时、便利”的现代数字生活服务体系。

建议重视即时配送在城市物流、消费供应链的基础设施作用,适时出台行业扶持政策。即时配送作为城市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消费供需对接和实体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更对稳就业、稳民生、促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驱动下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和新型职业化路径也代表了新业态高质量就业发展的方向。建议针对即时配送高智能化、高数字化、高服务体验的行业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发展规划制定,鼓励即时配送的技术与模式创新,拓展即时配送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流通网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