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3日消息(记者林师堂)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业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居民生活、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切实解决三亚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工作期间缺阵地、缺服务、缺关怀等“急难愁盼”问题,三亚已在全市中心城区建成28家鹿城暖“新”驿站并投入使用。
3月3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三亚鹿城暖“新”驿站,实地感受服务新就业群体零距离。
暖“新”驿站很暖心
3月3日上午10点多,在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西一巷和西二巷之间的暖“新”驿站里,外卖骑手将电动车停放在驿站外卖车辆专属停放处,插上电源充电,便在驿站长椅上稍作休息,片刻过后,当手机订单铃声响起,又匆忙骑车离开。

以往,在暖“新”驿站建立前,每当遇到下雨天的时候,外卖骑手来不及找到避雨处,只能在路边停靠,电动车车座都会被淋湿。如今,遇到下雨天,骑手们都能在“外卖驿站”停靠更换雨衣。同时,这里还规划电动车停车位、配备了充电桩,方便骑手们使用和停歇。
“暖‘新’驿站很暖心,不仅能遮阳挡雨,还能在这里休息、给电动车充电,已然成为我们骑手休息的不二之选。”27岁的外卖骑手徐远杭说,该路段的“外卖驿站”也叫暖“新”驿站,去年年底投入使用后,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热了能乘凉,雨天能避雨,没电能充电。在暖“新”驿站,充电桩等设施齐全,极大方便了户外工作者。据介绍,该处暖“新”驿站设有歇息区和车辆充电停放区,分别能容纳约40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停留歇息、遮阳避雨、停放车辆等,为奔波在一线的户外劳动者提供如家般的温暖港湾。

“忙碌过后,有这样一个可以歇息、喝杯水的地方,非常满足。”在暖“新”驿站里,一名刚打扫完街区的环卫工人一边擦汗,一边喝着热水。
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吴胜忠表示,为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破局,鼓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融入城市基层治理,金鸡岭路社区陆续建起两个暖“新”驿站。下一步,社区将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工间休息、充电、学习等需求。
打造鹿城暖“新”驿站新名片
三亚市委两新工委依托三亚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群团组织活动场所等共享阵地,因地制宜建设三亚鹿城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打造集工间休憩、饮水、充电、急救等多项服务为一体的“温馨港湾”,切实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据统计,目前,三亚全市已在中心城区建成28家鹿城暖“新”驿站。如在天涯区,三亚湾党群服务中心、天涯区党群服务中心、金鸡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相继建投入使用9个鹿城暖“新”驿站,有效提高城市品质,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指数;在海棠区,龙海大社区、林旺北大社区等地也建成投入使用7个鹿城暖“新”驿站,实现驿站全覆盖。

据三亚市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亚计划于2023年6月底前按照建设工作标准,在总结试点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在三亚全市超220家党群服务中心和工会室外工作者驿站等群团组织服务阵地建设鹿城暖“新”驿站,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15分钟组织服务圈”,将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服务延伸至城市的“神经末梢”。同时完善工作制度,配备工作力量,组织业务培训,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绘制鹿城暖“新”驿站服务地图,充分发挥驿站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积极作用,打造鹿城暖“新”驿站新名片。

三亚市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暖“新”驿站陆续投入使用,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大格局。有了暖“新”驿站,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就有了温暖的歇脚地。这里可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就餐、如厕、休息等各种服务,真正为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筑起温暖的“家”,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融入城市肌理,打造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