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商家认为2023年跨境出口形势将稳中向好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跨境商家的生意正在加速回暖。相关跨境电商平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近8成商家认为2023年中国整体跨境出口形势稳中向好。外贸企业赶生产、忙接单的同时,跨境电商也纷纷推出新服务新模式,助力外贸商家“出海”。
凭借线上交易、交易链条短等优势,近年来,跨境电商备受外贸企业青睐。海关数据显示,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在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下已经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相关平台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挖掘贸易潜力、带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成为当务之急。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建议:“第一,跨境电商平台应该为外贸商家提供有效的国际物流服务,以满足外贸商家的不同需求;第二,跨境电商可以提供定期反馈服务,更有效地帮助外贸商家解决客户问题,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类型的售后服务;第三,跨境电商应该为外贸商家提供全面的市场营销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产品。”(来源: 央广网 记者:焦浩)

商务部:2022年货物进出口达42.1万亿元 增长7.7%
2月2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会上表示,去年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全年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货物进出口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增长7.7%。
郭婷婷表示,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9%,占比进一步提升,超过50%;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9%和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5.98万亿元,增长12.9%。其中,旅行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分别增长8.4%和7.8%。
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较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27.2%。实体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增长1%,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增长6.3%,这也再次证明中国依然是外资投资兴业的热土。”郭婷婷指出,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制造业引资增长46.1%,占比达到26.3%,比2021年进一步提高7.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28.3%,占比36.1%,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她在会上透露,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保持增长,德国、韩国、英国投资分别增长52.9%、64.2%和40.7%,中国香港地区投资增长1.7%。相关开放高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1家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2596.4亿元,占比21.1%。
此外,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增长7.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7.7%,占比保持在17.9%。分行业来看,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长22.4%,占比为18.5%;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投资分别增长24.6%和19.8%;绿色、数字等领域投资合作成为新增长点。对外承包工程稳定发展,完成营业额1万亿元,增长4.3%,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比2021年增加59个。(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粟裕)
商务部
强化贸易促进 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2023年,商务部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稳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把尊重和激发贸易主体的创造力摆在突出位置。岁末年初时,通过修改对外贸易法,已经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实质是赋予所有的市场主体外贸经营权,这是外贸经营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
李兴乾表示,新的一年,商务部要精心服务好外贸企业主体,优化出台新的贸易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问题,持续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重点要落实好四项举措:
一是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应商和采购商对接,稳住出口贸易。要全面恢复举办广交会等一系列国内出口展会线下展。同时,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各类专业展,从而创造更多贸易机会。二是合理扩大进口。要密切同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各国优质产品进口,从而稳定全球贸易供应链。三是深化贸易创新。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稳定外贸产业基础。要持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升级发展。(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着:刘克洪)
商务部、人民银行印发通知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
近日,商务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提出九项针对性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服务供给,支持银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结算和融资服务,更好满足对外贸易等多元化需求;二是统筹多方资源,鼓励依托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发挥相关资金、基金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作用;三是兼顾各类主体,鼓励对优质企业、首办户、中小微企业等因企施策,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更好发挥带动作用;四是突出协作联动,指导各地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横向协作,推动市县区纵向联动,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商务部表示,印发该通知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有需求。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有助于外经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管理资金成本、实现稳健经营。近段时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结算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也明显上升。二是工作有基础。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下,跨境人民币使用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7.92万亿元,同比增长37.3%,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来源:人民网 记者:罗珊珊)

陕西省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关要求,促进陕西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规模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2月3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与省商务厅共同组织陕西省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三星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加会议。
省商务厅、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先后就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支持政策和业务操作便利化举措进行宣讲解读,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对企业反馈的疑问进行答复和协调解决,参会人员并就如何更好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进行深入交流。
2021年以来,省商务厅会同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等部门多次研究支持举措,先后报请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施意见》,制定《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项目政策》,印发《关于外汇金融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大力鼓励企业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积极为企业提供外汇便利化服务。
下一步,省商务厅和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等有关部门将持续跟踪了解企业经营形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陕西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为陕西涉外经济创造更便利、更优质的发展环境。(来源:陕西商务)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阿 林
责编:小 智
微信公众号
西安市雁塔区跨境电商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