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来参加天猫海外(Lazada)跨境服务商授牌典礼的服务商
跟随“天猫出海”的中国商家希望通过Lazada深耕东南亚市场,一个新的“工种”也应运而生。
文/倪轶容
大部分中国人对印尼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新闻中对其地震、海啸等灾难的报道,但实际上,印尼正在成为让电商从业者虎视眈眈的新兴市场。
来自印尼央行的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间,印尼的线上交易总额高达530亿美元,而到2020年,交易总额预计将达到1300亿美元。如今,诸多电商平台在印尼展开了“混战”。除了本土电商Tokopedia(阿里巴巴有入股)、Blibli,阿里巴巴控股的Lazada、新兴电商平台Shopee等海外电商平台也悉数入场,竞争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
不仅仅是印尼,对于中国电商商家来说,海外新兴市场的情况都比较类似,既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也充满了挑战。东南亚各国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法律法规等因素都是中国商家出海的屏障。一位将产品卖到马来西亚的服饰商家曾表示,她在当地耕耘许久,走过许多弯路,才摸索出穆斯林女性对于服装的审美偏好。
Transcosmos(大宇宙)是一家日本上市公司,提供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目前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
在蔡乐看来,虽然中国商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将生产外包到东南亚,但将东南亚作为销售市场,是近年来才开始的行为。正因为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商家还在熟悉东南亚市场的过程中。是否能凭借transcosmos在全球不同国家的服务网点,帮助中国品牌把业务延伸到不同国家,拓展市场份额?这是蔡乐的思考。
10月19日,他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蔡乐(左)
蔡乐所在的上海特思尔大宇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transcosmos在华独资子公司),获得了Lazada跨境服务商合作资质,成了首批天猫海外认证的跨境服务商(CBTP)之一。
CBTP是天猫出海业务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由商家诉求而衍生出来的新服务商群体。相比此前服务天猫生态系统的国内运营服务商(TP),服务于海外业务的CBTP,将帮助中国商家构建跨境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其出海保驾护航。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新加坡、泰国5个东南亚国家,则是这一新服务首先辐射的市场。此前跟随“天猫出海”,在Lazada上喝到“头口水”的国内商家,此后将得以携手CBTP, 进一步深耕东南亚。
天猫海外新模式业务负责人冬苓表示,未来,“天猫出海”计划在Lazada上孵化上千个商家,并打造一批运营服务生态系统,CBTP这个全新“工种”也将因此获得长足发展。
“天猫出海”为何需要跨境服务商?
2017年6月,“天猫出海”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里又一个富有野心的计划。这一项目旨在帮助淘宝天猫平台上近20亿国货“卖全球”,它分成两个部分实施:一是以手机淘宝为入口,服务在海外生活的近1亿华人;二是通过被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服务于该地区无法使用中文的非华人群体。Lazada在各个国家的站点都设立了一个名为“Taobao Collection(淘宝精选)”的频道。中国商家无需投入更多的成本就可实现“一店卖全球”。
项目启动后,林氏木业、全棉时代等一系列国货品牌跟随天猫的脚步,漂洋过海,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热捧。
一年多后,不少国货品牌发现自己的产品在东南亚销路不错,因而有了进一步深耕的念头,但要自己去面对一个从语言、文化到消费习惯都不熟悉的海外市场,挑战非常大。
另一方面,东南亚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市场。如今的东南亚,人口达到了6亿,其中消费能力颇强的年轻人口占比高达45%,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互联网渗透率,更是高达55%。已经尝到甜头的中国商家,希望能再向前一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猫出海”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运营服务商(TP)。但绝大部分国内TP都对东南亚市场不熟悉;东南亚本土的TP,则处于起步阶段,和中国商家之间也存在着语言障碍。因此,“天猫出海”希望能着手培养一批对东南亚市场有深入了解,又具备综合跨境服务能力的运营服务商。

首批获得认证的CBTP
天猫海外(Lazada)跨境服务生态负责人牧舟表示,如今的CBTP, 主要来自在东南亚当地有多年运营经验的中国服务商,以及在中国有电商运营经验的东南亚服务商。对他们的考核,主要包括对跨境业务的了解、服务水平、公司规模等。今年9月,团队启动了CBTP招募,很快收到了58份申请。通过层层筛选,最后,5家运营服务商获得了首批CBTP资质证书,另外还有10家在孵化中。
加码Lazada,发力东南亚
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5国,如今已成为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去年在新加坡建立配送中心之后,亚马逊打算在今年杀入越南;而京东也先后投资了泰国、越南的本土电商。
阿里巴巴的布局则更早。
继2016年10亿美元控股Lazada之后,阿里巴巴又先后两次增资,如今对其的投资总额高达40亿美金。今年3月,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出任Lazada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冬苓透露,业务无比繁忙的阿里巴巴CEO张勇,每个月都会抽两天,专门飞到新加坡,了解Lazada的进展,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去年11月,阿里巴巴又以11亿美元入股印尼最大电商平台Tokopedia,进一步加码东南亚市场。
为了更好地让Lazada融入淘系,自“天猫出海”项目伊始,团队就在不断赋能Lazada。最初的淘宝精选频道,旨在输出淘系优质的产品和运营能力;今年4月起,团队花费半年时间,重构了Lazada的体系,使之从一个仅仅展示商品的交易场所,变成了一个可供商家开店、孵化品牌的电商平台。“过去,Lazada的一件爆款衣服,并不会帮助商家打响品牌。但如今,商家可以直接在Lazada平台上开店,运营自己的品牌,而不仅仅是卖货。”冬苓表示。
需要好商、好品,好运营的Lazada,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招商,希望孵化上千个在东南亚有影响力的品牌。冬苓指出,未来,Lazada不仅仅能服务中国商家,还能服务天猫上的国际商家。而作为运营服务生态系统里的CBTP们,则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起云
不过,冬苓也表示,如何挑选、管理CBTP,将是很大的挑战。对此,“天猫出海”团队和天猫商家中心生态运营团队进行了合作。相关负责人起云表示,对于CBTP,团队会参照目前对天猫TP的管理模式,进行认证、赋能、发展的培养。团队会对CBTP的综合服务能力进行打分和星级评定,高星级的服务商,将能获得系统推荐等红利;竞争力较弱的服务商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PT Global Jet Commerce也是本次获得天猫海外认证的CBTP之一。其创始人杨帆在印尼打拼13年,见过不少对印尼市场野心勃勃,最后却铩羽而归的中国商家。在他看来,对印尼市场的不了解,是商家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杨帆在印尼的公司
在杨帆看来,未来他能帮中国商家做的事情,有很多。在成为CBTP之前,他就曾帮助OPPO等品牌在当地的电商平台上进行运营,对“文化差异”这件事情有深刻的认知。“比如,谈到网红,中国商家可能会想到锥子脸的美女,但在印尼,网红可能是200多斤的胖妹,也可能是光头中年男!”此外,东南亚的法律法规,以及许多穆斯林消费者的宗教习惯,都需要引起注意。
不过,在电商混战中,杨帆最看好Lazada的前景。他认为,购物体验将决定谁是最后的赢家,而在很大程度上,技术会直接影响购物体验。杨帆看到,一直以来,阿里对Lazada技术方面投入的力度,是其他电商平台所不能比拟的,这也让他选择成为一名“天猫出海”生态里的境外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