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I”出世,裁员会更猛?
裁员潮愈演愈烈!各类别零售商和科技巨头都感受到了压力,继亚马逊裁员18000人后,微软1月宣布万人裁员计划、Wayfair在1月份裁员1750人、在线支付商PayPal上月末宣布裁员2000人、eBay本周也宣布全球裁员500人,约占全球总员工数的4%,这无疑标志着科技行业最新一轮的裁员。
在过去三年中加强的运营、人力、财务和技术等领域部门将统统整改和调整,这已经不是疫情期间高需求热潮的时代。尤其消费者在家具和服装等商品上的支出减少了,封锁期间的蓬勃发展的一些时尚家具电商已高度跌落。零售商和企业更多采取防御措施,目标是安全、生存、持续。
但现在风潮又不一样了!“AI超级明星”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纷纷感慨“失业”,甚至有网友表示:“还可以接着裁,裁少了。”
一些跨境运营人士也纷纷感叹道:“这年后突然不敢贸然辞职,怎么感觉下一波裁员不远了。”“ChatGPT的文案比我都强,这能应用上,感觉老板迟早把我踢了。”“先试下新工具,感觉可以暂时不用招人,应用以后单干效率也高哇。”
客服、电话销售、翻译、记者、程序员、专业投资等职位被相关媒体和专业人士认为可能会失业或替代,这也不由得跨境圈内众多运营人士担忧,但在小编看来,越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越是不容易替代。
某一方面,这将会倒逼运营成长为更全面的人才,否则基本重复机械的工作内容很容易被替代。基于替代性的担忧,这里有三种类型会比较吃香:实际技能型、创造型,以及人际交往型,作为基本的运营,需要慢慢往这种类型上发展。
02
跨境奇思妙想,大厂报警了!
ChatGPT的出世,少不了吃螃蟹的人,例如借势谋利的人,ChatGPT的注册需要一些工具,还需要海外手机号,对于一些国内使用者或者看新奇的人来说,并不方便,于是某宝和小程序开发了各种注册OpenAI账户兜售服务,价格从几块钱到几十块,过去一个月,一家供应商就销售了80多个此类账户。
这种倒卖显然是短期低级的,不久后某宝和微信小程序就肃清了这种ChatGPT代服务,并屏蔽了相关关键词。
那么对于跨境人而言,ChatGPT如何使用?有网友请教了跨境电商的实操问题,以及ChatGPT能够提供哪方便的帮助。

(图源网络)
有人用ChatGPT进行翻译和文案撰写加工,甚至经过博主的对比,ChatGPT的翻译水准确实不低。





(图源微博)
当然运用这一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也只是现在更多卖家、运营人员的初步尝试,还有些圈内人士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实际结合跨境电商应用的想法,整体归纳总结:
整体归纳总结
客户服务及聊天机器人:将ChatGPT集成到公司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平台中,全天候为客户提供即时和个性化的帮助,包括回答客户查询、提供产品推荐并协助订购和退货。
产品搜索:使用ChatGPT为公司网站或移动程序创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搜索功能,允许客户使用更自然的语言搜索产品,而不是使用特定的关键字。这个发展很可能对亚马逊产品搜索产生影响变动!例如取代亚马逊冗长关键词的产品名,在特定参数内提供一个精选的选项列表,就像这就是用户本身的购物车一样,运营工作也会更简化!
个性化产品推荐:ChatGPT可用于分析数据并进行个性化产品推荐,分析购买历史、浏览行为和客户偏好,以推荐客户最有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增加销售转化:使用ChatGPT应用在客户浏览购物期间向他们推荐互补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转化。
ChatGPT的出现,对于真正的跨境机会主义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但对于国内外大厂而言,就是遭殃了,这是逼着交卷?甚至不少巨头公司已经拉响一级战略警报,被迫纷纷做出回应。

(图源金十数据)
谷歌是最被压力的一个,面对ChatGPT,紧急推出展示自家的AI 产品 Bard,反而还出现了重大失误,完全打不过。并且微软已宣布升级搜索引擎Bing和浏览器Edge,将集成OpenAI的 ChatGPT技术,这是正面冲击谷歌的搜索引擎!
据官方表示OpenAI的一些GPT-3.5语言模型已集成到Bing中,赋予其强大AI功能,后续微软的Bing和Edge版本将比发起AI技术大战的独立聊天机器人强大得多。
截至2022年12月,谷歌占据了近85%的市场份额,但2022年也是谷歌和Meta的营销份额八年来首次跌破50%,因为更多Z世代也同步使用TikTok、Instagram进行搜索。现在微软又将改变规则,必应目前占据在线搜索市场约9%的份额,预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产生2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卖家们又一花钱营销阵地正在完善。
没想到前几天刚宣传京东是加速AICG&Chat规模化落地的最佳场景,今日京东就正式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此外,阿里也表示正在开发一种ChatGPT风格的工具,目前内测,可能与钉钉相结合;百度表示计划在3月完成“Ernie bot”的测试;360表态在开发一个ChatGPT风格的机器人,仅用作内部工具,其技术比ChatGPT落后一代,实际使用中存在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关键技术,如果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总是在前人做出引起轰动后才跟进,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有真正多年的积累才能实实在在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