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看亚马逊的发家史。
95年7月,亚马逊成立,开始卖书。
当时美国最大的书店是巴诺书店,有1600多家门店,占了美国图书市场一半的市场份额。
亚马逊切入进去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颠覆了巴诺书店,做到了第一。
为什么?就一点,用巨额亏损换取市场份额。
只要巴诺书店卖的书,亚马逊至少比巴诺书店便宜1/3卖。
在98年Q1的时候,亚马逊单季亏损只有100万美元,到了99年Q4的时候,单季亏损突破1亿美元,累计亏损16亿美元,就在这样高的亏损下,亚马逊还去借了27亿美元,在美国建立了6个庞大的仓储中心。在这样负债+亏损高达40亿美元的情况下,亚马逊99年年底,圣诞节期间,亚马逊只要做一次,就可以一次投放3.5亿美元。疯狂的烧钱。
从98年到01年,这家公司野蛮扩张,创造了资本历史上的奇迹,卖的越多,亏的越多,股价涨的就越多。
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还蜂拥而入,一股脑的给亚马逊砸钱呢?
这里有一个数据,对比巴诺书店。
我们把巴诺书店一年的营收除以员工人数,我们就得到当时巴诺书店人均创收12.5万美元,这就是传统书店的经营效率啊,效率不高的。但是亚马逊卖东西,不是靠人,它靠网络卖,所以它的人少,我们把亚马逊营收除以人数,可以得出,当时亚马逊人均创收157万美元,亚马逊的经营效率是传统书店的十几倍。
所以,当您看到亚马逊的经营效率,超过传统书店十几倍的时候,如果亚马逊只卖书的话,是不是亏大了?
亚马逊应该去拿下所有的零售市场,这样将来才会有更高的收入,才会有更大的回报。
所以在98年年底,亚马逊拿下了全球图书行业第一后,它立马进军第二个战场,卖CD唱片,同样的打法,6个月时间做到了全球第一,然后,亚马逊马不停蹄的进军第三个战场,卖家庭日用品。
到现在,亚马逊拿下来美国零售总额的8%左右的市场份额,拿下了电商40%多的市场份额。
所以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贝佐斯都会向投资人说,我们现在只拿了8%,我们还有90%的零售市场可以去抢,我们远远没有到盈利的时候,你们这些股东,应该让我加大亏损的力度,放开手脚去拿下更多的行业,将来你们才会有更高的回报。
亚马逊不是没有盈利能力,反而,亚马逊是一个经营效率极其高的公司,但是它为了自己20年后的未来,毫不犹豫的牺牲了十几年的利润。
这个就好比您读书读到大学毕业,甚至还要去海外读个洋博士一样,读到30岁了,现金流还是负的,为什么不初中毕业就去菜市场摆摊卖菜呢,每天现金流都是正的?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我们要改变一个观点。
企业的目的,不是赚取利润,而是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只是创造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亚马逊亏损卖产品,消费者很开心啊,卖的东西很便宜,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
股东通过持有亚马逊的股票,通过股权增值,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公司高层因为股东们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那就没有必要考虑为股东分红的事情,所以就剩下了一件事情,放开手脚,就像颠覆图书行业一样,去颠覆更多的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所以,亚马逊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使得所有相的利益相关方都非常满意。那么,亏一点就亏一点呗。
亚马逊的业务繁多,商业模式非常创新,比如它真正的核心根本不在于零售,而在云计算。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经济体,如果面面俱到的展开来说,5万字不一定能说明白,所以就留一个最表面的东西,抽象出来的核心,简单的放在这里,仅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