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2月10日电 百万元奖励高价值专利组合、每年最高30万元资助商标品牌建设指导站、最高200万元奖励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项目……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厦门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新版《厦门市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以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实施更加精确扶持,助力、服务该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新《办法》共七章,二十五条,主要有14条举措,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链条”的综合施策,并呈现出多方面亮点。如,突出创造质量,即常态化在厦门市重点产业领域开展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根据成效择优给予100万元奖励,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幅压减和逐步取消专利资助的工作要求,近阶段仅保留外国授权发明专利的资助,且其将逐步过渡至2023年年底全面取消。
其次,强化全面保护,进一步明确和提高知识产权维权资助标准,在专利、地理标志侵权纠纷案件中,国内维权成功的最高资助10万元、境外维权成功的最高资助20万元;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商标品牌建设指导站建设,新增商标品牌建设指导站每年最高30万元的经费资助;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将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实施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管理措施的主体列入专项资金不得扶持的对象。
同时,加快转化运用,针对转移转化重难点进行政策引导,新增高校院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运用奖励,按交易金额的30%给予每项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针对开放许可,优先实施奖励和提高奖励标准;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将国防发明专利纳入办法适用范围;新增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奖励,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项目给予最高 200万元奖励;取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期间产生的保险费、担保费、评估费补助,对贷款贴息标准进行细化。
此外,注重公共服务,鼓励学校、服务机构开展公益宣传培训,采取项目制方式,给予最高10万元补助;支持创新主体开展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根据成效择优给予最高15万元补助;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公共服务网点的,给予30万元奖励。
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厦门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依照有关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和财政资金“花钱必问效”的责任要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持续有效提升了专项资金扶持效益。
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共兑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7900余万元,政策惠及25项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39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项第23届中国专利奖和4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及58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或科研机构、32家专利保险企业、221家知识产权融资质押企业、12家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等,不仅为各知识产权创新主体提供有力支持,还为该市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新《办法》将于2023年3月20日起施行。(余乃鎏 肖森松 张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