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网络诈骗,可通过全国反诈中心指定邮箱:aahh96110@qq.com进行举报。网络诈骗报警邮箱:(aahh96110@qq.com)进行举报维权追回您的财物。(报案人的书面报案材料、身份证、相关的单据的复印件,如汇款单据、转帐单据及其他证据等)发送方式:(网易163邮箱)(网易126邮箱)(News邮箱)(移动邮箱)(联通邮箱)
为有效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防诈意识,警惕电信网络诈骗,近日,进出口银行广西分行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同时,扎实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全面落实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提高金融消费者防范意识,多措并举守好广大群众“钱袋子”。

二、16种诈骗手法
1.冒充秘书
不法分子冒充领导秘书等身份打电话给下属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负责人支付订制购款、手续费等,实施诈骗活动。
2.冒充亲友
不法分子在与人视频聊天时,截取对方画面,随后再利用木马程序等盗窃对方信息,用视频画面冒充本人与亲友聊天,骗取信任后便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诈骗。
3.冒充公司老板
不法分子打入企业内部通讯群,了解领导及员工之间的信息,再通过伪装微信账号等,冒充领导对员工进行诈骗。
4.补助救助、助学金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民政、残疾等工作人员,向学生、市民、残疾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称可以领取相关补助或救助金,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其他途径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5.冒充公检法电话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以此实施诈骗。
6.伪造特定身份
不法分子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通过恋爱等方式骗取受害人各种理由进行诈骗钱财。
7.医保、社保
不法分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称受害人账户出现异常,诱骗受害人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
8.猜猜我是谁
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借钱。
9.假冒代购
不法分子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理由要求继续付款或索性加入黑名单不发货,从而实施诈骗。
10.退款
不法分子冒充网店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电信,谎称缺货,要给受害人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或扫描指定二维码,从而实施诈骗。
11.网络购物
不法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在受害者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12.点赞
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或充钱的信息,要求参与者提供、注册账号后让受害者充钱,钱充得越多赚得越多,骗取受害者信任后将网址出现异常,然而账号无法登入,以此实施诈骗。
13.高薪招聘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14.诱惑消费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询问对方,有兴趣刷单吗?兴趣者加微信后发送链接,接下来让受害者“刷小单、返小利”为诱饵,然后多次“刷大单”,以及下载“国美金融APP”并申请贷款,被对方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贷款账户被冻结需要解冻”为由,骗取其通过手机银行,以此实施诈骗。
15.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而受益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也只好“束手就擒”,更有甚者,把有人寻访看做一种荣耀,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继而“慷慨解囊”。
16.借中介名进行诈骗
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有上升的趋势。现在有些同学出去做兼职、家教等,就可能会遇上这种情况。而此类骗子就是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以招工点介绍所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
温馨提醒:
一、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二、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三、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四、一不贪二不占,诈骗再诡玩不转。
五、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六、群策群力防范诈骗,同心同德平安嘉善。
七、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八、陌生来电多防范,资金转移留心眼。
九、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十、幸福生活双手造,馅饼不会天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