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电商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该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在2022年,产业电商受到疫情、物流、竞争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少公司纷纷倒下。
2022年双11的业绩也是差强人意,电商老大天猫和京东首次未对外披露业绩战况。春节前各大电商公司也在纷纷裁员,减员蛰伏,电商的“寒冬”到底是仍未结束还是刚刚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近90家电商平台停业。行业涉及到综合电商、社交电商、导购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其中也有很多发展初期势头迅猛的明星企业,例如:易趣网、丰趣海淘、十荟团等。
5年成为电商生存的分水岭
通过对停业电商的分析,五年成为了企业能否存活的分水岭。
超过一半的企业的“寿命”都没有挺过3年,甚至有的平台上线几个月就潦倒停业。超过5年的公司占到了1/4左右,超过10年的企业,仅占到了2%,超过20年的企业甚至连1%都不到。
通过对融资数据的分析,电商企业要获得融资并不容易,电商似乎目前已经不是资本看好的行业。在停业的企业中,易趣网、东小店曾成功上市,蜜芽、十荟团曾经获得过E轮和D轮融资,另外有三家公司获得A轮融资分别是丰趣海淘、小红岛和校品会。
其余在2022年阵亡的电商中,仅有8家获得过天使轮融资。从未曾获得过融资就已死亡的电商平台数量达到74家,占比高达83.1%。
所以对于目前仍然还有想建立电商品牌的企业,要谨慎分析市场行情,和资本运行的趋势。今后的电商企业,可能连以前“昙花一现”、“瞬间绽放”的机会都没有,便会草草阵亡。
社区团购遭遇滑铁卢
前几年社区团购的概念被炒得如火如荼,大到头部电商小到个体微商都在社区团购的红海中遨游。但短短两年时间,社区团购就遭遇了滑铁卢,从“风口”走向“阵亡”。

因为疫情而迅速发展的十荟团、同程生活、兴盛优选,目前只剩下兴盛优选还在运营,十荟团、同程生活已经陆续下线。
其实在2021年就有多个社区团购就因为融资困难,开始收缩团购业务,连头部电商京东旗下的京喜拼拼在2022年都进行了连续两次的业绩收缩,覆盖范围从原来的20个省份只剩下了两省业务。
曾经辉煌一时的每日优鲜在上市前就拿到了11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了140亿元,在2019年成为了行业第一。但是即使140亿的融资也没有让每日优鲜舒服地生存下去。虽然没有平台并没有停业,但是目前已经危在旦夕,目前已经宣布关闭了九成的速达服务,裁减数百名员工,数十亿的欠款无法兑现。
一直说实体的日子不好过,但是电商似乎也是岌岌可危。各个电商平台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如何盈利、缩减运营成本成为了必须要研讨的课题。
跨境电商从高大上到经营困局
丰趣海淘宣布破产无疑是对跨境电商的巨大一锤,其实在宣布之前,丰趣海淘的运营团队早就已经解散,平台早就已经下线。

丰趣海淘的停业再一次明确的告诉了大家跨境电商困难的处境,除了丰趣海淘,已经有不少的曾经的标杆企业已经陷入了运营的困境。
造成跨境电商经营困局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纷:有的人认为是现金流恶化的原因,有的人认为疫情和拆红筹回国,还有人认为是因为疫情航班量的大量减少……
但是对各个跨境电商的近况进行分析,可能问题还远不止这些。质量和服务的问题也许是跨境电商走入困境的根本问题。跨境电商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网络欺诈、货不对板等方面的问题投诉已经在行业中造成了极大影响。寺库、洋码头、全球速卖通也是占据了投诉榜的前三名。
随着疫情的放开,跨境电商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空间巨大,跨境电商的红利依然在那里,但是如何获取就需要总结过去不断提升。
电商现在也是生存不易,各有各的困境。有着被淘系、京东、拼多多三大综合电商笼罩无法出头的原因,其余各细分领域的垂直电商也有着自己的运营困局。多年以前就有着乐蜂网、凡客诚品、聚美优品的从兴盛到衰败,又到了今天洋码头、蜜芽、寺库的生存困局。电商也正在面临着生存破局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