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园开学这几天,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一场“离别大战”,对于家长来说,缓解入园焦虑无疑是最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除了掌握一些开导孩子的方法之外,家长的哪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入园焦虑呢?小希在这里给宝爸宝妈们盘点一下,什么样的家长行为不利于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允许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地上学
有的宝爸宝妈看到孩子因为不肯上学而哭闹不止,心疼不已,于是就生出“要不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吧”的想法。事实上,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会让其对幼儿园的环境更加陌生,更加无法适应,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家长只有“狠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狠心”地与孩子道别,让孩子和老师、小伙伴有更多相处的机会,才能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中。
*对孩子说“我不走,我在外面等你放学”
这样的说法虽然会让孩子暂时停止不安和哭闹,但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以后,孩子会更加恐惧,更加缺乏安全感,对爸爸妈妈也会失去信任,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不利。
*不能正视孩子的情绪,压制孩子哭闹
有的宝爸宝妈在面对孩子因为焦虑而哭闹时,逐渐失去耐心,疾言厉色地要求孩子不要哭闹。实际上,孩子的哭闹是对焦虑情绪的宣泄,是一种特别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果不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一味地压制孩子情绪的宣泄,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躲在教室窗外偷偷观察孩子
不光孩子有入园焦虑,刚送孩子入学的宝爸宝妈也有“送园焦虑”,表现在对孩子每天在园的情况忧心忡忡,生怕老师对孩子照顾不周。有的宝爸宝妈甚至会在孩子入园以后在幼儿园逗留,躲在教室窗外偷偷地观察孩子。其实,这样做非但会让自己更难放手把孩子交给老师,而且一旦被孩子发现了,孩子就会变本加厉地哭闹,拉长孩子的分离焦虑和哭闹的时间。
*总问孩子“幼儿园老师凶不凶?有没有小朋友打你?”
出于对孩子在园一天的关注,有的宝爸宝妈会问孩子诸如“幼儿园老师对你凶不凶?”“有没有小朋友打你?”之类的问题,殊不知这种传递负面情绪的问题,会让孩子不自觉地产生“幼儿园不好”的联想。正确的做法是,跟孩子聊聊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聊聊老师说过的有趣的话,聊聊跟小伙伴玩过的好玩的游戏等话题。这类的话题,可以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