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艳红 唐红梅 史传芝 王媛媛 郭玲 郭军鸽 梁乐 李晓青 王丽丽)2月3日,乌鲁木齐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描绘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蓝图和实现路径,聚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将 “施工图 ” 蝶变为绚丽多彩的 “ 实景画 ”?围绕推进“一港五中心”建设,乌鲁木齐将亮出哪些实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发挥好“一港”核心引领作用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五大平台”项目,包括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快件中心项目,2023年将建成投入使用的多式联运集货区、粮油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项目。“五大平台”项目既对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提升市民生活便捷化水平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发挥好“一港”的核心引领作用,带动“两区”“双通道”“重点沿边经济带”,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春雷说,将用好、用活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等名片优势,进一步推进陆港区集货提质、建园提速、聚产业提升,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围绕优化物流组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工作目标,以提升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作用为依托,全力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及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基础配套、信息化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2023年初步计划投资项目9项 ,年度投资约3.9亿元。
“我们还将加强中欧班列开行力度,培育和拓展物流新通道,重点打造辐射中亚、俄罗斯、欧洲及跨’两海’等班列线路,大力推进中吉乌公铁联运,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刘少华说。
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中心
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乌鲁木齐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的机遇,优化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骨架路网体系,完善区域铁路专用线布局,提升城市客运水平,积极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示范承载城市创建各项工作,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中心。
“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便捷惠民的出行体系、现代高效的物流体系、旅游交通畅行体系、智慧化服务体系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加强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一体化衔接,完善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运输多层次网络布局,推进我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加快乌鲁木齐国际性铁路枢纽建设,开展乌鲁木齐市至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市至喀什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健全完善乌鲁木齐邮政快递网络布局,依托乌鲁木齐铁路口岸国际(国内)快件中心和乌鲁木齐航空物流园区快递中心,建设集国际、国内快件分拨、中转、配送功能为一体的铁路、航空、公路快递物流中心;优化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布局,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为依托,构建“干线多式联运+区域分拨”物流网络。
记者从市建设局(人防办)了解到, 今年该局紧盯“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建设年度计划目标,持续完善“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路网结构,以开工即决战的干劲全力以赴追进度、抓紧时间抢产值,确保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于3月底前全面复工建设,全力完成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交通枢纽中心提供路网支撑。
作为交通枢纽中心的重要支撑,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T4航站楼枢纽建成后将形成外围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轨道交通为辅的综合交通集散系统,届时都市圈城市联系更紧密,城际交通联系、市内交通出行都将变得更为便捷高效。
随着高铁里程的不断增加,机场枢纽的升级建设,乌鲁木齐将发挥更重要的空铁交通辐射集散功能。“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 路网结构完善后,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密不同等级的环路系统,加强交通快速转换功能。同时,主要的射线道路又与城际高速公路系统直接连接,从而实现快速出城、均衡入城的交通功能。届时,四通八达的骨干交通网络,让对外对内交通出行都将变得更为便捷高效。
推进商贸物流中心提质增效
“当前‘一港五中心’建设热潮涌动,共谋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我市正推动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市商务局(粮食局)党组书记闫峻说。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新疆软件园、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云计算基地等重点园区建设;创新办展、办会方式,放大会展经济综合拉动效应;完善乌鲁木齐跨境电商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建设……闫峻说,我市将优化提升对外开放载体,有效提升内引外联水平。发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引领带动作用,依托“班列+”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功能,建成多式联运集货区、冷链物流以及纺织纤维纱线产业园区等功能性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高品质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强化三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国际市场占有率高的出口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开放发展活力,提升综合保税区功能,推进“保税+新业态”发展。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向西开放层次水平。充分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等会展平台的集聚效应及辐射能力,积极推进会展业与一、二、三产产业融合互动,进一步提高我市会展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数字化水平。
支持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境外投资,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健全外商投资服务机制,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
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市场布局,加强外贸市场主体培育,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提升进出口优势产品核心竞争力。
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丝路客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好一张负面清单、两个鼓励目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加强口岸建设,营造良好口岸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化申报手续,推广“一站式”阳光收费,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口岸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服务,制定完善企业外贸业务工作指南,助力企业一站式了解政策、办理业务。
深化文化科教中心国际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
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罗建光介绍,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的科技中心建设,今后将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平台搭建、新兴产业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把首府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交流合作核心基地和成果转化承载区。
“围绕科技中心建设,首府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创新政策环境更加优化、科技合作交流深化拓展四项工作目标。”罗建光说,为落实好这四项工作目标,首府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建设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今后,将完善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集中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科技中心建设。”乌鲁木齐市技术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书记杨卫民说。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产业发展科科长任喜说,我市将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大力发展冰雪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文旅+”产业形态,高质量打造“骄阳看雪 乌鲁木齐”旅游品牌。同时,完善乌鲁木齐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中国-亚欧博览会、新疆冬季旅游博览会、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重大展会和活动,加强国际旅游合作与交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城市旅游贸易规模。
“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主动与参加海外文化中心部省合作计划,以特色文旅活动为抓手,创新开展民族舞蹈、传统杂技艺术展览、文化创意、文化遗产等国际国内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任喜说。
新疆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丝路霓裳品牌创始人孙秀琴说,结合新疆服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他们将坚持推动新疆服装设计行业与国内外同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提升新疆服装设计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用文化产品讲好新疆故事,让更多新疆特色服饰走向亚欧时尚舞台,炫出国际范。
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乌鲁木齐积极拓展国际医疗服务,稳步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能力建设。
“今年我们将‘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一体化融合’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内容纳入规划中,积极融入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同时,利用乌鲁木齐市专科医院优势,遴选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部试点工作。”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医政医管科科长陈小兵说,接下来,还将积极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部试点工作,做好对外服务。
根据“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今年,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小十字分院为试点开展国际医疗工作,建立名医堂,推动名医团队入驻,打造新疆中医治未病中心、传统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体检中心,建设中医理论与实践传承培训基地。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交流,定期派临床、护理、管理等人员去进修、培训,分为青苗、骨干、名医三个目标进行针对性培养,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柔性引进专家团队,建立名医工作室分站。”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德强说,今后,医院还将继续加强名科、名医、优势病种的建设力度,探索国际医疗合作新模式。
积极规划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机构的加速聚集是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直接体现。
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陆续引入巴基斯坦哈比银行等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落户,不断丰富金融业态、服务功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各类从事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乌鲁木齐市立足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战略定位,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将进一步用好金融对资源的配置和引导作用,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助推“一港五中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