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 上线四个月,规则大变样
去年 9 月,拼多多高调入场跨境电商,推出海外版 Temu。迈出出海的第一步,拼多多也被认为是 2022 年跨境电商的最大赢家。
四个多月的时间过去,第一批入驻 Temu 的卖家已经步入正轨,消费者也对 Temu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那么,商家们赚到钱了吗?消费者们到底对 Temu 感受如何呢?
事实上,从 Temu 上线至今,已经经过了多轮政策调整。符合一个电商平台早期的发展路径,Temu 也经历了从烧钱补贴到回归常态的过程。” 现在大家都想进 Temu 平台,店铺审核都在加班 “,Temu 刚出来的时候,部分商家选择观望,但更多商家被拼多多给出的优惠和发展蓝图所吸引。
拼多多承诺,Temu 将长期保持 “0 元入驻、0 佣金 ” 的合作模式,不少个体工商户选择在这个新平台试水。
到了后来,就连头部大卖也没有承受住诱惑,加快入场。流量和销量的驱使下,甚至有卖家愿意向第三方机构交费 39800 元,只为学习 Temu 的入驻流程。
卖家们蜂拥而至,平台也开始制定新的规则,游戏的玩法已经改变。仓储、物流作为电商交易的关键一环,获得了 Temu 最多的关注。
从 12 月 12 日起,Temu 国内段物流费用变更为由平台和商家各承担 50%。此前,这部分的头程运费由平台承担。
Temu 有两种发货模式,一种是现货入仓,由商家备货到国内仓库,平台承担国内外物流配送的费用;另一种是预售模式,商家自费发货到 Temu 国内仓。运费规则调整主要针对使用第一种发货模式的商家。
除了降低非爆款商品的运费承担比例,Temu 在质量审查、产品评分等方面也开始变得严格起来。
例如:14 天无动销或者 30 天内动销低于 30 件 /90 美元的直销产品,会被要求降价或者直接退出供货。
这些都对卖家们在 Temu 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消费者看来,Temu 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消费者心目中,便宜是 Temu 最大的特色。比主攻下沉市场的 SHEIN 等渠道的价格还要低,Temu 把低价做到了极致。
不仅平台推荐商品定价大都集中在 0.07-20 美元之间,Temu 还推出了 30% 的折扣、免费退货、免邮费、允许 90 天的超长退货期等等一系列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的补贴。甚至有北美的消费者直言,Temu 便宜得令人害怕。” 砍一刀 ” 功能上线后,用户可以通过 WhatsApp、Messenger、Facebook 向朋友分享链接并获得免费的产品等奖励。
但是,这并不代表 Temu 在美国市场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在真正有突破性的进展之前,Temu 还无法取代亚马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想要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Temu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拼多多想为 Temu 挑选什么样的卖家?
低价、社交裂变、买流量 …… 一系列大胆的玩法把 Temu 的流量推至顶峰。
数据显示,Temu 上线仅两周左右,便登顶美国购物应用软件下载排行榜。此后,10 月、11 月、12 月,Temu 多次力压亚马逊、沃尔玛等拿下美国购物应用下载榜单第一。
黑五期间,Temu 的价格只有亚马逊的 10%-20%,SHEIN 的 30%-60%,再次凭借超低价抢占了大部分风头。这个月,Temu 的销售额是 10 月份的四倍左右,并在 ” 黑色星期五 ” 购物节达到顶峰,7 天的日销售额达 700 万美元。
事实上,上线一个月,Temu 的日均 GMV 便已经突破了 150 万美元。上线两个月,Temu 的 GMV 突破 900 万美元。2023 年,Temu 将冲刺 30 亿美金的 GMV 目标。
虽然拼多多一开始就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美国市场,但依然对同行的跨境电商们产生了一定的降维打击。
回顾 Temu 在 2022 年狠刷存在感的原因,无外乎从拼多多处继承来的三板斧。营销玩法上头,舍得花钱营销,更重要的是具有价格竞争力。
Temu 的价格竞争力来源,指向了其采用的类自营模式。卖家负责供货和运送到仓,其余的定价、销售、营收、物流、售后等环节都由平台来负责。
(图源:Temu 官网、浙商证券研究所)类自营模式下,Temu 掌握定价权。赛马机制下,优胜劣汰,平台可以最大程度争取为消费者让利的空间。
无形中,平台对商家做出了筛选。
极致的性价比之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商家的利润。利润虽然低,但是只要量大也能赚钱。因此,供货能力强的卖家在 Temu 更有优势。
不过,前段时间,很多商家只是把 Temu 作为一个清仓的渠道。随着平台新规则的建立,这部分商家的日子可能要难过了。
大批商家快速涌入,进入稳定期,商家们要面临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
结合 Temu 正在提高选品标准、把关动销评分等,其最后必然会走上筛选优质商家的道路。
但是真正具有价格优势的工厂型卖家,还有具备强大供应链货源的商家,仍然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
想要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家资源,Temu 的面前,还有几道难关。
Temu 的关键转折点
对于 Temu 来说,2023 年将是极其关键的一年。
经过小半年的相互试探,可能会有新的商家入场,但也有可能会有商家退场。
过去的四个月里,Temu 的确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这股热度能不能延续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能够保持向上的势头,Temu 将加速扩张。反之,则会像无数背靠大厂的跨境电商平台一样,昙花一现。
所幸,Temu 的战略地位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拼多多在描述业务范围时,将 Temu 排在了主站拼多多的前面。业务优先级高于主站,Temu 得到了拼多多的全力加码。
承载着拼多多提高市值的希望,如何兼顾履约与物流成本、平衡好与商家之间的关系依然是 Temu 要解决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其实是一个问题。Temu 需要就如何保障商家的利益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最近,不少 Temu 的卖家发现自己的商品被突然下架。与平台取得联系以后,卖家们才知道具体的原因。
因行李箱类目商品体积太大,产生高昂的空运运输成本,平台目前正在寻找海运承载方。
与国内的物流体系相比,美国市场的物流配送成本较高。过去一年,亚马逊开始自主运营快递和配送服务,也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显而易见,相比与国际快递巨头合作的亚马逊,仅仅牵手顺丰、极兔等,Temu 的力量略显单薄。
短期内,Temu 已经获得了不少商家和用户的关注。但是要想取得长期胜利,拼多多必须考虑如何解决进入稳定期后,物流等问题给 Temu 带来的风险。
作者 | 月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