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说起粮仓,大多人想到的是金灿灿的稻谷堆成小山,看着就有安全感,没有在粮站工作过的人不知道,粮仓其实非常危险。
粮仓的危险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粮食在进出仓的时候,粉尘与空气混合,这时要是有静电或者明火,就容易发生爆炸,威力不亚于正规的炸药。还有粮仓工作人员在搅拌粮食的时候可能会陷进去,就和陷进沼泽地里一样,没有人员施救就会被粮食“淹”死。
为什么粮仓里的粮食需要时常搅动?
一般而言,粮食在入仓时是有严格的湿度要求的,通常稻谷、玉米、小麦这些粮食的湿度要控制在12%以下,这是最低的标准,如果高于这个湿度,那么就有危险了。
粮食也是种子,到达一定温度和湿度就会发芽,12%水分以上,虽然不会立即发芽,可是种子的活跃程度就高了,种子内部细胞活跃程度增高,那么代谢就加快。这时粮仓里的温度会陡然上升,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也会随之增多。
在此情况下,粮仓要除湿通风,粮堆需要不间断的翻一翻。
人工翻粮有多危险?
2021年11月19日,韶关市一家粮油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员工翻粮时不慎陷入了玉米堆中,消防员赶到时,该名员工只有胸口以上的部分露在外面,整个身子还在缓慢下沉。
此时距离他被困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这名员工因粮食挤压导致身体血液不流通,嘴唇开始发紫,意识也有些模糊。本来消防员准备用绳索把他拉上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再耽误几分钟这名男子就有生命危险,于是消防员果断把粮仓盖板撤去,在仓壁开了一个大口子,仓里的玉米粒全部卸掉,才把这名员工救出来。消防员如果再晚来十几分钟,这名员工就要被“淹”死在玉米粒里了。
翻粮仓不仅是一项危险工作,也是一个体力活。员工要拿着机器在粮仓里搅动,稻谷的外面的细小绒毛粘在人的皮肤上会很刺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发明了“粮仓机器人”,它主要是用来翻粮食的,顺带还能检测一下粮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粮食有没有变质。
这个机器人的底盘有两个螺旋钻,螺旋钻旋转起来后机器人就可以移动了,粮仓机器人在行走时可以把凸起的粮堆抹平。
这种机器人的前面还装了摄像头,后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来看看粮食有没有霉变,里面有没有生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机器人身上加一些杀虫剂,在翻动粮食的时候,杀虫剂就能渗入粮仓底部,减少粮食的损失。
如果机器人陷入粮食里该怎么办?
设计人员早就想到了,粮仓机器人有自救功能。一代粮仓机器人,在面对1.5米的粮食掩埋时,依旧能凭借一对螺旋轮子外加程序控制俯仰角向上钻出。但是再深一些就不行了,毕竟它只有这么点大,越深粮堆里的压强就越大,小机器人动力不足出不来。
现在这种机器人已经在很多国家试点使用,我国一些粮仓也开始使用这种机器人整理粮食堆。
粮仓机器人虽然好用,可是它也有潜在的危险,这点当初发明它的两个大学生也承认。
最初,粮仓机器人上用的是锂电池,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发生短路和起火。粮仓一旦起火是很难扑灭的,用水浇那么一仓的粮食毁了。重点是锂电池爆炸电极和电解质材料混入粮食中,金属元素超标,人吃进肚子会生病。
另外,粮仓机器人的体积太小了,电量很容易被消耗掉,需要经常充电,这也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很多国家也只是在试点这种机器人。
最关键的是,粮仓机器人的作业深度还是太浅了,就拿我国的粮仓来说,北良国家粮食储备库,单个仓的直径就有32米,容积有3.6万立方米,能存储3万吨粮食。这么大的一个粮仓,靠老外发明的小机器人真的没啥用,翻不动。有人调侃,粮仓机器人还没有广东的一些老鼠大。
我国现在的粮仓建设的都比较好,出粮进粮全都是自动化,粮仓还具备过滤功能。另外翻粮和平整粮食也是由粮仓自动完成,底部有一个巨大的抽风机,将外部的空气充入粮仓里面,由通风口放出去,这样做是带走粮仓里的热量。
这一切都是自动化的,管理人员只用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完成,而且这种自动化粮仓可以让仓内粮食保持最佳的休眠状态,整体是全封闭的,老鼠和虫子也进不去,防水、防霉、防火。这种智能化粮仓是近些年粮仓建设的主流,有了它,粮仓机器人也只能当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