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账号安全的坑
很多人注册店铺,注册完之后,不管是二审、KYC、账号关联等都是注册店铺的难点。如果说你本身是跟着一个公司干的,你的信息给公司使用了或者说你的信用卡给公司使用了,然后你自己再去注册店铺,自己单干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联问题。
很多老铁,无论知情或者不知情,都有由于自己的信用卡自己的一些信息被公司使用来注册店铺,当自己注册店铺出现关联公司店铺的事情。你遇到二审、KYC,然后你没有相应的资料去提供,然后资料造假。
之前,可能注册店铺的时候服务商给你做一个账单什么很容易过。但是现在越来越严了,基本上你造假被亚马逊检测出来,直接是把你这个账号可能就拒死了。
当然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见过很多种因为资料造假直接是没有救的不管你找谁可能都没有救,这是账号安全的一个坑。
二.选品发货的坑
现在做亚马逊的不外乎三种: 公司卖家、几人合伙、个人单干。公司卖家承担风险的能力强一些,各种规章制度、风控安全做得很到位。对于几个人合伙、个人单个而言,相应的不是很完善。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造成很大损失,更严重者可能倾家荡产。
这个决策失误往往是选品的坑。内卷,各种价格战宣告大通货的时代已经终结。如果你还是大通货,必然是不长久,因为复制你的产品太容易。
很多人选品选了大通货,可能刚选品时利润很高,并且发过去的第一批货就挣了些钱。
于是,第二批竭尽所能,倾注所有的资金发了大量货。等到货到了之后,发现整个市场已经涌入很多卖家,低价螺旋层出不穷,结果大量货件挤压造成资金无法回笼。
清货吧,损失太大;不清货吧,每天只卖几单,举步维艰
所以,一定要根据Review、QA、竞品链接文案描述,去发现产品的痛点和客户的潜在需求点,在功能、外观等方面改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大家选品后不要首批货发太多,小规模测款就行。
不然发现到货了市场开始内卷了、产品质量有瑕疵了、市场变小了发过去的品既有的推品方法死活推不起来了……清货的时候就头疼了
等到补货的时候,我们补1.5-2个月的量就行,多批少量的发,不要一下子发太多。一方面占据资金太多,另一方面要承受高额仓储费,旺季仓储费是平时的3倍,仓储费更高。此外, 还有市场变差的风险,一定要合理补货,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三.自我定位的坑
卖家体量与推品目标、策略不匹配,很多人自己做亚马逊,不知道自己目标定位。目标适合不适合你,太大的目标可能你资金周转不过来,目标太小可能错失推品良机。
小卖,每天预算很少,你用大卖的推品方法,显然是不起作用的;大/中卖拿着小卖地推品方法,太柔和,进度太慢。
对于单量目标:
个人小卖家20-30单就可以了,你的推品方法也可以很柔和。
中等卖家及格线30-40单,目标是100+,当然是越多越好,这是你的预期。
大卖家的目标就是我要进Top,式送完头部之后还没有完,我后面还要布置更多的链接,形成类目垄断。
所以,定位好自己的目标,你的推品策略也要和目标相匹配。中等卖家、大卖家、小卖家的推品策略,广告打法肯定不一样。
小卖家你可以去尝试推大词,如果大词竞争太激烈,你可以尝试多打几个精准词,能够推起来几个精准词也能带来不少订单;
大卖和中卖自然是实力很强,各种推品策略都会用,无论站内站外,推广预算充足,发挥的空间就很大了。不同类目、不同客单打法不一。
四.产品推广的坑
产品推广设置需多次检查
1.卖家反馈应用促销优惠券造成亏损,我们在设置优惠券时,一定要小心,设置完需再次检查。
多渠道推广产品使用要算准。一开始在站外做推广,忘记站内的优惠券力度也很大,产品又是当季热销,整体折扣力度会很大,一旦放出来优惠后,卖家单子会出得很快,就会造成严重亏损。这时就算是联系亚马逊,也没有办法挽救。
发放优惠前确认好成本清算。建议做推广规划前,要理清楚手头上已做的规划和促销活动,做叠加时跟成本进行核算。不然确认叠加优惠后,造成亏损是无法取消的。
2.黑5网1活动是否都要参加?
有的卖家面对各种促销活动,每一个都提报,有优惠券、会员专享镇店之宝等。
对于卖家来说,报促销活动一方面是通过促销提升销售;另一方面通过促销活动来清货腾库存给热卖品,把滞销物来通过促销卖掉这样即便不盈利但清除库存,也把店铺的产品流量带动起来了。
另外像LDBA也不是想报就能报,要看下后台提示,哪些符合要求哪些可以报。如果卖家不想付LDBA费用,新卖家们可以尝试下会员专享,即便后台没有推荐,也可以去提报的一个活动。
理清活动规则,了解每个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再根据自己产品类型和销售表现,根据推广目标选择适合活动。
3.FBA一到货就狂烧广告,但效果平平。
很多新卖家一到货先去做广告,但过了两周转化率极差,那是什么问题?在开广告前,没有对产品listing有完整了解。listing是影响产品转化的,只有listing优化好了,广告数据才能提高。
很多新卖家做listing时有一个习惯,看同行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不注意是否与产品关联,也不展示产品功能性描述,导致了部分listing不完整:核心关键词缺失、主图或附图不清晰。所以广告前要先优化好listing,检查listing是否有偏差。广告开启后周期性检查数据报告,纠正偏差。
4.恶意差评。
被恶意差评怎么办?首先要分析差评原因,是产品的本身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如果各方面都合规,差评又是来自于未购买过产品的卖家,比如竞争对手,并评论了不符事实的内容,可以通过联系客服申请删掉差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收集恶意差评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