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11 月 8th, 2025

自媒体时代,当上“网红”,拥有流量,直播带货,成为了很多人的新追求。但“网红”是怎样“炼”成的呢?不明所以的门外汉,想到了报班。结果,不少人不仅没当上“网红”,还赔了钱。海淀法院结合实际案例提醒大家,报名“直播带货”培训班,一定要提高警惕。

案例1:月入过万的培训班 报名后就被拉黑

老谢失业后一直赋闲在家,唯一的乐趣就是刷短视频,得知一些“网红”仅靠拍视频就月入数万元,心里羡慕得紧,觉得自己要是“包装包装”,没准也能当上“网红”,走上“直播带货”的发家之路,可惜没有领路人。

结果,打瞌睡有人送枕头——一天,老谢在一条短视频看到:某科技公司与网络平台合作,金牌导师一对一指导,专业拍客拍摄原创视频,带货佣金比例达到20%至80%,十天内回本,带货能月入过万元……

老谢立即添加了客服微信,在对方一通忽悠下,交了报名费,此后,又陆续交了培训费,为了提高账户级别及佣金比例,老谢又交了升级费用。大几千元花出去了,老谢没有等待培训通知,反而被对方拉黑。意识到被骗了,老谢又是报警,又是到法院起诉。

警方查明,老谢报名的公司工商信息早已注销,这可能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假借帮助被害人开展带货业务,欺骗被害人转账。

目前,该案还在处理中。

案例2:“网红”师傅没带出“网红”徒弟 要不要退钱?

小杨很迷恋主播王某,对于王某带货也是非常支持,踊跃购买,后来二人加了微信,开始交流。

小杨请王某教自己直播带货,双方口头约定由王某提供直播带货培训。后来,王某组建了“服装直播团队”的微信群,并将小杨拉入微信群学习。小杨向王某支付了2万元的“直播团队费用”。之后,王某及其直播团队人员,在王某的工作室对小杨等人开展培训,时间约一个月。

培训结束后,小杨开始独立带货,但是销量很差。小杨觉得王某“藏私”了,遂以王某未提供直播培训服务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培训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小杨起诉的原因是后续直播未达到事先预期的流量和销量,但因为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就此作出明确约定,王某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因此,小杨的诉讼请求没有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3:大妈瞄准跨境带货难圆梦 幸得法院调解

“跨境带货成为新风口”“跨境电商直播带货 开启全球市场的新商机!”“跨境直播‘带货凶猛’:没来过中国也没见过面,客户订单超亿元”……看着这些信息,张大妈认为,国际直播带货很有市场前景,于是精挑细选,报名了一家号称可以做境外直播带货培训的培训机构。在机构的引导下,张大妈签订了合同并交纳3000元报名费,但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她申请退费,但培训机构一直拖延。

无奈之下,张大妈将培训机构诉至法院,要求机构退还报名费。

承办法官审理该案后发现,与张大妈具有相同诉求的原告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年龄偏大,但涉案金额较小。于是法官通过电话积极与双方沟通,进行调解。在法官不懈努力下,培训机构将学费一次性全额退还给学员,多名原告也提交了撤诉申请,该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法官提醒:“网红”培训乱象多 报班要谨慎

培训市场向来紧盯热门行业,如今,很多培训机构开班授课,专门培训“网红”“主播”,但引发的纠纷也非常多,甚至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其中的“商机”,如案例1中,骗子设置陷阱,诈骗事主钱财。

对此,法官提醒大家,学员报名前一定要查看公司工商登记信息,签订有公司盖章的书面合同,留下缴费凭证,一旦发现被骗尽快报案。

此外,民法典在合同编规定了19种典型合同类型,在这些合同之外,还存在很多非典型合同,其权利义务更多地取决于双方订立的合同条款。如案例2中,以师徒形式培训,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实际上已经成立合同关系,因此要结合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确定是否违约、是否需要解除合同。法官建议学员尽可能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培训机构,签订书面培训合同并对培训课时、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作出详细约定。如果情况允许,可采用先培训再付费的方式,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宣传回报更高的跨境电子商务,法官提醒,根据《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跨境电商需要在采购国和中国取得营业执照,并依法纳税,门槛极高。学员在报名跨境电商培训时,需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资质,各类课程是否有夸大成分且合同条款是否得当等。

此外,在选择培训机构之前,大家还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的工商登记信息,也可向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了解机构资质。订立合同时务必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缴费时最好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线上转账的方式,看清楚收款人是不是合同相对方。避免选择现金交易,并留好发票等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及时采取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健 通讯员 李玉宇

编辑 莫凡

流程编辑 马晓双

举报/反馈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