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跨境电商在全球繁荣发展。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1 年,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口总额为19237 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18.6%。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跨境物流的支撑,但传统的跨境物流已不能适应跨境电商迅速增长的需求;基于此,海外仓这一新型的跨境物流形式应市场诉求而生,也逐渐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纵览国内相关文献,部分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海外仓发展现状。冀芳、张夏恒(2015)认为海外仓存在清关难、信息透明度差、物流协同度不高、本地化程度低等问题;张晓燕(2017)提出海外仓存在跨境支付渠道不畅通、企业资金储备不足、管控机制不健全、技术水平低等困境;张江(2020)认为疫情背景下,海外仓还面临着人力短缺、流转受影响和需求重组的难题;张赠富(2021)提出海外仓建设缺乏专门人才,需加快人才培养和输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海外仓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 诸多困境尚待解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海外仓建设路径探析提供了较多素材,但国内外形势及海外仓发展状况不断变化,现有研究既未全面考虑发展新态势,也未有效更新相关困境及改进建议。基于此,本文将会把海外仓的发展概况探析与国内外新态势相结合,总结现存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期望可以为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发展提供更加合理可行的建设路径。
(一)使用多种模式混合建仓,降低成本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海外仓存在建设及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阻碍了大量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混合模式来建设海外仓,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的难题,也可以达到分摊并降低风险的效果。为实现多种混合模式,在建造海外仓时可以运用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融资方案,即公私合营;这种融资方法可以实现多方合作,各方共享利益、共担风险。通过这种方式为仓库建设提供资金,不仅减少了公司的财务压力,并且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让消费者对该海外仓产生信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政治风险。
(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中国海外仓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相关的法律尚未完善,行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不健全,这就导致许多商家不知情或漠视了法律,制约了跨境物流的前进。因此,政府可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为我国海外仓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扩展监督渠道,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资质和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商家侵犯知识产权使国家的国际形象受损。
(三)校企共同合作,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我国跨境电商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存在岗位供需不平衡的不良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教学与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在课程期间组织学生参观跨境企业的工作基地,或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相关工作,锻炼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其工作兴趣,培养出专业复合型人才,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来源:2023年《中国水运》第8期
标题:新态势下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路径探析
作者:蔡咏霏
整理/责编:于己
RECOMMEND推荐阅读
苏伊士运河“梗塞”启示录——行业专家深度剖析“世纪大堵船”
优化船员队伍建设 为航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解读
从单柄到双柄,全回转拖轮的操作有哪些技巧?
扫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行业进展官方网站:http://syzz.zgsy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