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读书界的那些传奇人物,一年读100本、200本甚至300本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其实我们不必羡慕他们,因为在这群人中,囫囵吞枣的有之,滥竽充数的人有之,哗众取宠的人亦有之。
以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说英国有个女子一天读一本书,我就很好奇点进去看了看。评论席中一片叫好,“佩服”“我要学习”“哇塞好棒”云云,但是这些人都没有发现,在报道的配图中,这名女子手里拿的是一本“图画书”。因此,这里面的潜台词可能是在说:她一天读一本书,这没错,她没有骗人,但是这些书都是“图画书”,一页纸可能就二十个字,然后配上一副冠冕堂皇的插画。不知道我的这个发现是不是插进了某些人的软肋。
另外一类人确确实实也读了很多书,但是他们读的书,都是诸如“如何提高你的效率”、“如何提高你的情商”、“如何成为职场高手”、“如何管理你自己的时间”等等这类书,读过这种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书也就每个章节的大标题和小标题以及文中的某几句话有点启发意义(很多时候可能并没有),别的内容都是废话。
很多号称一年读了几百本书的人读的都是这种书,而且他们还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你:嗯,其实读这类书,不用精读,读个重点就行了。言下之意是,啊,我们其实读个标题再随便扫一下内容就行了。不信你去看看他们所谓的书评或者读书笔记,就是大标题和小标题以及某些“重点内容”的综合版。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我了:我读书快啊,我一目十行啊,所以我看书看得比较多。确实存在阅读速度快的人,比如那些喜欢看玄幻小说的学生,阅读速度的确很快。但是这种“快”到底能快到什么程度,也是无法一概而论的。一旦快,就有可能丢三落四,如果你非要说你是在“略读”那我也没办法反驳。但是通常来说,这种方法看玄幻小说可以,看重要的书却并不适用。
其次,你真的能一目十行吗?谁敢说自己能一目十行请站出来我考考你。美国的《心理科学》中一篇研究质疑阅读速度的文章,已经证明了“一目十行”是不可能的:一些所谓的速度技巧(如大段阅读法)从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都是站不住脚的——人眼视网膜上的中心凹区对人眼的视力范围造成了天然的限制。科学表明,人大段大段地阅读文章,并不能在阅读完这段文字的同时理解这段文字。
一年读一百本、两百本、三百本书,到底意义何在呢?所以要么别轻易地以“本”来衡量阅读,要么就精读点有用的书,再用“本”来衡量。
2.
当然了,质疑归质疑,一年读一两百本书并非没有可能,比如大学生如果把时间利用好,完全可以读这么多(二三百本不太现实,但是一百本应该是可以的);再比如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的人、以写作为生的人、新媒体经营者)也是可以读出这个数量的,很多比较著名的自由撰稿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作者,都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这是他们生活或工作的一部分;出版相关行业的工作者也有可能,比如报社的主编、出版社的某些编辑等等。但是大多数编辑其实都非常忙,极少数职位高一点的可能时间充足一点。
所以,作为普通的学生、普通的上班族的我们,刻意去追求一年读几百本书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那读多少才算合适呢?我认为,30本其实就够了。但必须是认认真真地读(精读)30本好书,而不是随意地阅读30本书然后吹个牛皮就了事了。
每年精读三十本书意味着,每12天阅读一本。速度是不是有点太慢了?
好像有点慢,不过我们完全不必这样算,因为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年的年底工作会比较忙,能利用的时间肯定比平时少很多;每年逢年过节,可能还要出去玩几天,在这期间肯定也鲜有时间读书;除此之外,还有始料未及的加班、生病、朋友聚会等等冗杂的事情,也会耽误我们阅读。
对学生党来说,每年会有两次考试周,以及伴随考试周而诞生的好几周的复习时间;同样,五一和国庆没准还准备去别的城市看一看;隔三差五的晚上,也许还有社团聚餐、寝室聚餐、朋友聚餐等等;各种作业、各种课程论文等等。
因此,在我们能够利用的时间中减去两个月的时间,应该是恰当的,这样就相当于我们10天阅读一本书。现在的书,一般都在25万字左右,可以排到300—350页,10天阅读一本25万字的书,意味着我们每天需要读30—35页。如果我们不是学生党等上述所说的类群,用心读一本书,其实每天读这么多已经略微觉得有点吃力了。
3.
我所说的每年精读30本书当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量,如果精力较多,或者阅读速度稍微高一些(区别于“一目十行”,有些人读书确实比普通人稍微快一些),一年精读30—50本书也是合理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这30本书呢?我来聊一下我的做法。
首先,我会经常关注一下当当网上的畅销书(小说类为主)排行。畅销书不一定代表一定就是部精品,但是它能畅销,就一定有它的长处。比如读客打造了不少畅销书,有些口碑却很一般,被人吐槽得要死。但是人家宣传做得好,牛皮吹得好,也是一种本事嘛。你如果连这本书的闪光点在哪都不知道,又如何去宣传如何吹牛皮呢?
其次,别人推荐的书也会被我列入书单。我的朋友圈有一大堆热爱读书的人(来自贴吧、公众号和简书等等),他们有时候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书影,或者直接推荐一些书给我,如果我感兴趣,我就会去找出来读一读。
第三,那些获奖作品,绝对值得一读。去年的矛盾文学奖作品我觉得质量都还行,尤其《黄雀记》,比较喜欢。因此,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作为阅读国内作家书籍的一个入口。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当然也是必读的,比如莫迪亚诺的代表作《暗店街》,我看了就觉得很喜欢。尤其是奈保尔的作品,我爱得不要不要的。前几天阎连科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所以现在我也决定把阎连科的作品找出来看看(之前看过他的《我与父辈》)。
第四,爱谁就看谁。以前喜欢马克·李维,可是后来发现他的最新作品质量不行了,就不再看了。前面也说过,我喜欢奈保尔,所以遇到奈保尔的书,我一般都会买回来看。前天买了一本《半生》,现在已经看了三分之一了。
第五,定期读一读名著或原著。我一直有个想法(目标),在最近几年把世界名著过一遍,虽然进程缓慢,但是还是在坚持。热爱读书,却不读毛姆,不读卡夫卡,不读乔伊斯和福克纳,那我们的读书旅程是不完整的。其次,读一读管理学原著当然也很重要,很多时候,这类书比那些职场书更加实在,更加有用。除此之外,一些有关于互联网或者企业运营等方面的书,也非常值得一读。
第六,凭借缘分,遇到喜欢的就买下来。如果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封面、排版或者简介我很喜欢,那我就给它拍下来,晚上回去后在网上下个单,买回来就读。或者,我在逛当当或亚马逊的时候,遇到一本书觉得还不错,为了凑个单,我也会把它买下来。前一段时间买的《童年时光》完全是凑单,但是看完了我才发现,这本书绝对是个精品(后面会给大家推荐一下)。
按照上面的这些套路,你还会说自己不知道读什么书吗?
有一点我需要提一下,有些专门撰写书单的公众号或者个人提供的书单,并不可靠。首先,这些书你看过吗你就推荐?没看过你就写评论,坑谁呢。其次,即便这些书你看过,是不是不管质量好坏,全部都搬上来了分享给大家?为了凑书单而把质量不好的书也写上,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很久以前我也干过(那是因为当时我的阅读量有限,现在不会再那样做了,因为读的书多了,分享时才会有选择的余地)。
4.
选完了书,我们还得考虑如何精读一本书。
关于精读,有个很基本的事情需要我们做:关掉你的手机!关掉你的手机!关掉你的手机!重要的事情我说了三遍了,至于原因大家可以掂量一下。
精读还少不了记一记读书笔记,尤其是专业书。关于如何记读书笔记,我前面提到过很多次,感兴趣的可以找一找记录。这里还有一点需要重申一下:我是支持做摘录的。一本小说你遇到喜欢的段落你不去摘录而是想着总结,那你能总结出什么鬼呢?一本专业书,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如果你不大具备总结的能力,那么你总结出来的是什么鬼呢?一本心灵鸡汤,你不做摘录,而是写感悟,那每本书写出来的恐怕都是,“要加油!要好好工作!要感恩!……”
摘录是一种最直接、最容易甚至还可能是最有意义的记笔记行为。
当然了,我并不是反对别的方法(总结、比较、引用、论述、延伸等等),我只是在说,不要刻意去反对摘录。与其在纠结到底应该如何记笔记,不如提起笔记几个关键的句子。我相信钱钟书的一麻袋笔记,摘录占了重要部分,否则他在写《谈艺录》和《管锥编》的时候,怎么可能能引用那么多文史哲经典中的句子。
5.
一年把30本书吃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我坚持了两三年,我知道这里面的“坚持”是一种什么滋味——幸福、充实、自豪,而且真的会很有用。我也知道,一年精读30本好书,能够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起到什么作用——我的上一场面试,就是在这上面占了大便宜。
我的一个朋友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他说我在看俞敏洪的什么什么书,然后面试官说:好,你可以走了。朋友回来后说,唉,他就是不想要我。我心里想,要是我我也不要你啊。
而我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看了什么书,我和她大谈我最爱的迈克尔·波特和克里斯坦森(百度看看他们是谁)的作品,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熟悉几个可以供自己吹牛皮的的作家和书籍实在很重要。
如果你要是问,那面试官不可能一定会问我喜欢读什么书啊,他要是问别的怎么办?这也很简单啊,你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反复强调自己热爱读书并且饱读经典,那他有什么理由不问你呢?这招绝对屡试不爽。
好了,快给自己列一份近期的书单然后着手去读吧。不行动起来,我们永远都不会成功。
文/郭去疾(简书作者)
微信公众号:紫菀读书(Ziwandushu)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7cc0333a2a3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