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子,最幸福
NO.
1
4月17日,河南一位路人拍下这样一幕:
一小男孩手拿着书,被家长用胶带“绑”在树上。
家长本意是想让孩子站在树下,消停看会儿书。
可他们想多了……

男孩虽然“不能动”,但他也没一点要看书的意思。
手拿着书晃来晃去,眼睛却没有往书上看一眼。
有网友看后忍不住说:
“家长为了让孩子看书,也是够拼的,不过这招一看就不管用啊!”
说起来,生活中有不少和男孩一样,不爱看书、讨厌学习的孩子。
不管家长讲多少道理,用什么方法,孩子依旧无动于衷。
甚至有些孩子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跟大人对着干。
“孩子不爱看书,学习态度差”也因此成为不少家长教育路上的一大难题。
NO.
2
同样是孩子,在“看书”一事上的差别有多大。
3月6日,温州一位妈妈接儿子放学。
到校门口时,他看到儿子站在校门口边看书边等她。

因为看的认真,孩子半天都没有发现其实妈妈已经来了。
妈妈见儿子沉浸在书本中,她也没催孩子,耐心等了一会才按下喇叭。
男孩听到声音,这才从书本中回过神来跑向车子。
这一幕惹得不少家长羡慕。
“我一说没事多看看书,我家孩子就嫌我唠叨。”
“我家娃干饭、打游戏时老专注了,一看书不是难受,就是困。”
不需要人催着、逼着,自己主动看书学习,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说到底,很多孩子是没有认识到读书的真正意义。
NO.
3
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中,有这样一群少年。
他们觉得读书无聊,不想读,便早早离开校园,选择打工赚钱。
那时候他们想的很简单,工作就能赚钱,赚钱就能出去玩。

可真的步入社会才发现,他们没有一技之长,能做的工作屈指可数。
在工厂打工,每天要在流水线上工作11个小时。
怕耽误工作,有时候连厕所都不敢去。
甚至手被刀划破流血,也只是匆匆贴个创可贴,忍着疼继续回去干活,多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而忙了一整天,工厂提供的饭菜也只是白菜加辣椒。
曾经他们觉得读书没意思,还很累。
可进入工厂后才明白,打工比读书无聊、辛苦百倍。

而且不读书,没有一技之长,进入社会,根本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平日里,有些孩子会觉得父母让他好好读书,是为了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
但其实,父母是知道,生活远比读书残酷。
努力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过多么优越的生活。
而是为了丰富人生,能够将人生的选择权放在自己手上!
NO.
4
之前,有记者采访过一名叫小未的电焊工。
他30岁却已经做了14年的电焊工,每天天刚亮就得起床工作,干到半夜是常事。
最难熬的是夏天,高温下穿着工作服干一整天活,下班时整个人就像被雨淋过一样。

有时候在高空工作,被电焊火花烧到,只能强忍着痛。
也因此,他的身上满是被电焊火花烫出的伤疤。

被问到是否后悔早早出来工作。
他直言:“我很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也很羡慕坐在办公室的同龄人。”
年少时,他觉得读书辛苦,一心想要走出校园。
如今,在社会上摸爬滚打14年,他越来越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他常常告诉女儿要好好读书学习。
希望女儿不要走他走的路,因为实在太辛苦了。
读书苦一时,不读书一苦就是一辈子!

当然,谁也不能说,读书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但不可否认,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好走的一条路。
好好读书,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优秀的学历和平台,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好好读书,真的能让人生少些遗憾。
NO.
5
如果看到这里,你的孩子仍然感触不深。
那么家长可以借鉴张雪峰老师说过的一个办法:
带着孩子去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和飞机场看看。
让孩子看看那些在长途汽车站挤大巴车的人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抽什么烟,是什么样的素质。
再依次到火车站、高铁站、机场去看看,问问孩子:
“未来你想成为哪一类人?”
如果不想以后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回奔走,那就努力读书吧!
读书,是通往理想生活的最佳跳板。
好好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才会离自己想要的人生,越来越近。
本文为米小圈公众号(ID:beimaogege)原创。作者圈妈,有一男宝和一女宝的二胎妈妈,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父母们和孩子的成长。
你有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