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翻开历史这本厚重的书,我们总能从中读到许多不可思议的异闻奇案,它们有的已被破解,其巧妙神奇的真相令人啧啧称奇;有的却没头没尾,仿若骤然一现的烟火只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二十多年前,内长山以东我国领海地区曾发生过这样一桩奇案:一艘潜艇在该海域发生重大事故,潜艇中所载七十多名海军战士无一生还。
奇怪的是,这些逝者看上去死前似乎没有做过任何挣扎,仿佛就是很安详地陷入了永远的沉睡中,而潜艇本身内外也没有发现什么损坏。这艘潜艇到底经历了什么?潜艇中的战士们又是如何离奇死亡的呢?
渔船两次遇潜艇,多日未动引人疑
2003年4月24日这天,一艘威海的渔船在行驶过程中偶遇了一艘浅浅漂在海面下的潜艇。据船上渔民所述,当天天气非常好,海面也很清,他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艘潜艇,它当时大约就在水下10米处。
不过,那时候大家谁都没把这次巧遇当回事,因为该潜艇位于内长山群岛附近的海域,这片地区很受国家重视,渔民们过去在这捕鱼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潜艇,大家只当这是海军又在正常演习。

到了26日,这艘渔船又一次在出海时遇到了前两天看见的那艘潜艇。诡异的是,潜艇的位置较两日前竟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艇身还变得有些侧倾。
见此,渔民们很快便意识到情况不对:潜艇很有可能是出事了。于是他们赶紧驶船回岸,将这件事上报给了解放军海军基地。
海军基地收到消息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就派人跟随渔民前往了该潜艇的所在处,毕竟潜艇出事故不是没有先例。当人们再次来到事故发生地时潜艇已经严重倾斜,而潜艇上的“361”字样和艇身的各项特征则沉默地向所有人宣告了自己的身份。
潜艇遇难已多时,艇中七十余人无人生还
经过一番调查,海军确认这正是10日前出港训练的361号潜艇。确定遇难潜艇的身份后,调查人员随即便进入了潜艇内部查看人员伤亡和艇内损坏情况,于是,一幅骇人的画面映入了人们的眼帘:
潜艇内数十名海军战士都安静地倒在了自己的工作位置上,从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痛苦挣扎过的痕迹,好像所有人都只是陷入了沉睡一般。
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潜艇内七十多人毫无挣扎,或者说是无知无觉地离开了人世?为了解开谜团,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专案组来调查这一案件。
通过尸检,专案组初步认定潜艇内所有遇难者都死于急性窒息。也就是说,或许在死者还尚未或是刚刚意识到自己已经呼吸不过来时,他们便窒息身亡了,所以才没有痛苦和挣扎的痕迹。

至于他们窒息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猜测,361号潜艇为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常规动力潜艇,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柴油机和电池。
也就是说,一旦电池动力用完,那么潜艇就必须浮至海面开启柴油机进行充电,而柴油机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氧气,估计就是在361号开启柴油机发电的过程中出了差错,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随着遇难者死因的解开,专案组的查案思路也清晰了起来。他们先是找到了潜艇内的航海日志,通过最后一次日志记录的日期,专案组推测潜艇应该是在4月16日那天遇难的。
随后他们又将潜艇拖上岸,并让专业人员检查了艇内的各类仪器数据和各处遗留的痕迹。没过多久,潜艇遇难的真相终于慢慢浮出了水面。
真相大白,原是机器故障导致艇内缺氧
2003年4月16日那天,出海训练的361号潜艇准备返回基地,途中因动力不足便启动了柴油发电机为潜艇充电。柴油机耗氧量极大,一般启动柴油机时,潜艇会将进气阀伸出海面吸取空气以支撑柴油机工作。
然而,就在艇内战士们按照常规顺序操作的时候,进气阀却因机器故障并没有被打开,没有人预料到这个情况的发生。
更糟的是,潜艇内是完全密闭的,所以在仅仅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两台运行中的柴油机便完全抽干了潜艇内所有的氧气,战士们也因缺氧而不幸遇难。
有人可能会疑惑,艇内的人缺氧了两分钟,期间就没发现不对劲然后采取自救手段吗?他们又为什么不用潜艇内的通讯设备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呢?
其实,像361号这样氧气被慢慢抽干导致缺氧窒息,同普通的因骤然缺氧而窒息是不一样的。
首先,艇内工作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必多说,刚开始缺氧一分钟的时候他们甚至或许是没有任何不适感的,一分多钟的时候,他们逐渐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但战士们只会认为是自己身体不适,依旧不会感觉到危险已经降临。

结果到了两分多钟的时候,艇内的人们一个个开始丧失意识并迅速昏厥,此时莫说他们还有没有力气自救,就算是能爬起来,潜艇内外的压力差也会让他们连打开舱门的机会都没有。
与此同时,艇内的氧气已经被抽空,接下来,无力反抗的战士们只能僵硬地呆在原地,默默等待死亡的降临。
关于没有向外界求救这点,可能是潜艇里的人确实来不及发出信号,但主要应该是因为361号在进行“静默”训练的时候完全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也就是说,最后他们即使有心有力求救,估计也来不及打开通讯设备了。
潜艇遇难早有先例,上级闻讯严惩涉事人员
收到事故消息后不久,领导人还曾亲自前往威海参与案件调查,可见中央对该事故的重视。
待查清事故缘由和过程,中央军委认为此事件为潜艇指挥操纵不当所致,海军相关领导应负重责,随后便对一众涉事海军领导作出了降职、免职处罚,海军部门因此迎来了一场大整改。

另外,中央还将潜艇内所有战士追认为烈士,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专门发文对遇难者亲属表示了亲切慰问。
潜艇遇难在世界上并不是什么个案,暂且不提那些二十世纪前中期因战争而永坠海底的例子,就光说二战后到1990年期间,记录在案的因非战争原因发生的潜艇沉没事故就有九十多起。
可以说,潜艇作为人类游行海下的载体,在人们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年代就是作用极大,但使用风险极高的高级工具。
就算是在中国境内,361号也不是首艘失事潜艇,早在1952年12月1日,国内就曾发生过418号潜艇沉没事故。
当时418号在上浮期间与一护卫舰意外发生碰撞,结果艇身损坏进水沉入海底,艇内38人也全部遇难。418号出事故后,海军对潜艇安全问题便加大了重视程度,可361号潜艇事故的发生无疑又给他们敲了一次警钟。
除去潜艇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的缘故,还有一个致使361号遇难的重要原因,那便是潜艇本身在制作技术上的不足。
如果361号不是用有隐患的柴油机发电,或是潜艇上有测艇内含氧量的机器,又或者潜艇有专门储备备用氧气的容器,这桩惨案大概就不会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国家专门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去研究和改进潜艇,同时还着重加强了对海军战士们的安全自救培训。
时至今日,我国的潜艇制造技术较十多年前已有了巨大进步,所制造潜艇的安全性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类似361号事件这种意外事故基本上再难发生。

逝者已去,英魂永存
当年的中央军委为表示对361号遇难官兵们的深切哀悼而发的唁电中曾这样写道:
“361号潜艇官兵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忠实履行军人职责,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幸以身殉职、为国捐躯,是人民海军的重大损失。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好儿子、祖国的忠诚卫士。他们的英名和功绩,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有人说,爱国是军人毕生的忠诚,奉献是军人一世的追求。不论是361号和418号潜艇上那些为信念而英魂长眠海底的烈士,还是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又或是和平年代为保家卫国而参军奉献的战士们,每一位军人都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最后让我们向361号潜艇中的遇难官兵们致敬,也向所有为国家牺牲的战士们致敬,人民定然不会辜负他们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