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往往诞生某些新的想法或是生意。原型都是美国的,包括淘宝、微博、滴滴等,这些新鲜事物,最早都是在美国以现有的形态出现的。
可是woot这种电子商务型网站却没能在中国火起来,原因作者猜测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市场环境
woot是创建于2004年,那个时候,才正是淘宝创建不久。国内还未形成整个电子商务的氛围,所以同期不可能产生国内的woot。
二、适时的团队
大概在08年的时候,国内电商已经是阿里一家独大了。这时候有人杀出来说要做国内的woot,像当时的一团网,可不巧的是08年的金融风暴,让很多公司几乎是没有机会拿到融资的。况且那时候普遍国内对于一天团购一次是忽视的,多数的互联网人都投身于类似阿里的电商行业,或者是类似腾讯的社交行业。可以说那时候没有真正的精英团队是想做好类似于woot的网站。
三、精品化市场被忽视
过去五年国内才正式谈到这个词,叫做消费升级,也就是说,在过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是不需要woot这样的网站的。到目前,可能类似于woot这种一天一次团购的模式都以一个大的平台做为依靠。类似于淘宝的某个位置。另外还有一个已经非常接近woot的网站,叫做唯品会。商品团购的形式,类似woot的展现形、思路上也有点像woot,但是摒弃了关于时间的限制。
现在还有可能在中国诞生类似woot的网站了吗?
纯电商的是不会再有了。路卡司可以很明确的说。因为国内电商格局早已定。资本市场参与到这片红海的可能将会变得很小。
但你要说内容类+一天一推荐的会有嘛?
可能会有。原因几何?
一、个性化推荐的兴起
个性化推荐的威力想必大家都见识过了,尤其是内容资讯行业的崛起。让我们不得不感慨数据的伟大。能让每个人很轻易的获得自己想要的。这对于类似woot的一天一次团购来说简直是福利。因为头部流量是千人千面的不唯一。
二、内容资讯入口扩大
社交、电商的风口过后,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花在阅读上,资讯入口的变大大家是有目共睹。所以内容类的细分领域会诞生,以内容为基点的精品化团购可能会重新崛起。
三、使用场景来说
当然我们不能逃开的是使用场景,假设一个app他的头部是一个你非常想买的东西,甚至是一个惊喜。下面是一些攻略和部分你可能未来会买的东西的相关文章。那么这个app是否能留住用户?答案明显是。
后果:一旦有一家企业将这么一个事情做到非常好,那么他是否具备留住用户的能力。而用户粘性,一定会让类似于淘宝京东的入口变小。等到那个时候他不想成为一个独角兽都难。而聪明的马云同志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淘宝的首页开了一个入口叫做“淘宝头条”。但淘宝毕竟是一个有固化印象的东西。一旦风真的来了,很难顺风走。
而笔者近期观察到另外一家,叫做优米多的,似乎也在做这件事情,目前是做为网站的形式诞生的,虽然网站离笔者心中的模型还差很多,但隐约能看出来,这个商业体似乎是在往这个方向走。未来能否成为中国的内容woot,有待观察,毕竟生意不但有想法就能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