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总结,很多刚刚涉足这个行业的小伙伴们都会在独立站选品这个环节,因为经验等的缺乏,而误入歧途。


很多刚刚涉足这个行业的小伙伴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独立站选品靠自己的感觉。平时刷各种平台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被某些商品所吸引,蜜汁自信的认为这个商品搬到自己的独立站里面就一定能够大火。这其实已经犯了独立站选品的大忌。
还有一种可能,其实这个产品早就已经在海外爆款了,然后被其他从业者放到国内的平台上,而你只是刚刚才发现这个产品而已。
很多新朋友不知道应该怎么独立站选品,就直接考虑什么产品现在最火,就选择独立站卖什么。然而热品就一定好卖吗?当然不一定
1.3 心态不好
1.4 没有避开垄断性市场
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参考数据,如果已经有品牌已经垄断市场,我们进入以后的成本会非常高,不单单是等成本投入的问题,甚至可能产生侵权等严重后果,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感受是很多品牌会构建出专利屏障,稍微外观或功能雷同,也有可能产生侵权风险。
这个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不是特指假冒伪劣产品。高质量产品也不是指那种就用不坏的产品,质量太好的产品其实会提高我们的生产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产品复购情况和新品推出。

什么是对独立站产品的定位精准,就是我们在构建用户画像的时候一定要精确,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类型的独立站用户会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独立站产品能够为用户解决什么困难。
2.2 保证产品的相关性
如果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想要拓展新的独立站产品,就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将新产品的定位与独立站的定位相匹配。
当前跨境电商的我们独立站的盈利水平和独立站产品的物流成品、独立站售后成本等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重量轻”、“一定时间内不易损坏”、“简单好用”的产品,是在选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因为独立的获客成本相对来说非常的高,这就导致我们在独立站选品的时候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成本,也就是我们的独立站产品毛利必须得高。当然,这其实在某种方面来说也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流量已经进入私域,我们的独立站销量起来以后,独立站产品的也具备了相当的溢价能力,我们不需要在有些时候去进行刺刀见红的价格战。
2.5 产品的定价
我们选择产品的时候可以重点考虑卖价在几十到三百美金之间的产品,因为这种价格区间会让用户下单前的考虑时间缩短,客户考虑的时间越短,我们的产品越好卖。


先通过各个独立站平台选择一个产品库,将目前的爆品、我们熟悉的产品等等都纳入到这个独立站产品库。然后,根据市场反映取消质量差的、口碑两级分化严重的、已经没有合适的竞争力的产品取消。
独立站产品选择完成以后,再次进入各个独立站平台收集相关信息,比如这个产品是不是容易推广,是不是符合当地的使用习惯,是不是已经被各种大品牌进驻等等,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后再选择适合我们的产品。
独立站产品测试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是,进行小批量生产或者囤货,再用“测试店铺”进行试麦一下,千万别用最主要的那个独立站店铺,万一出现问题以后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独立站主店铺。然后预备一定的预算投放一下,小批量卖几天看一下数据,如果订单量不错,也无其他问题,就正式去主店铺售卖。
独立站产品好做了,要查清楚是否有专利侵权、是否会有关键词侵权、是否有商标侵权等。要注意的是,把货卖到哪个市场就要去查当地的专利申请,而非只是生产地,比如:中国制造的产品卖到北美市场,最好同时检查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
3.5 功能实测
选好品确定要卖了,要对产品描述写的功能进行实测。比如:蓝牙耳机,充电一次可以用多久,要真实的测一下真实数据。如果写的产品宣传和产品实际功能出现非常大的误差,会出现非常多的差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