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
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 通讯员李丽坤)4月12日,从全省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民生工程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省委省政府将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纳入2023年省民生工程,按照有关要求,将在10月底前,完成对重点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万人次以上。
对此,河北省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对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军人军属、70岁以上老年人等8类17项情形免于经济状况审查,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深入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值班律师在审判阶段的职能作用,实现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
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推动构建实体、网络、热线三位一体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加强服务机构、便民窗口建设,拓宽申请渠道,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就近受理群众申请。积极推行申请法援“最多跑一次”,丰富法援服务形式,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采取法律咨询、诉外和解、庭外调解、代理诉讼等形式,努力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法援服务。此外,进一步严把办案质量关口,加强法援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开展律师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将质量评查与考核相结合,促进办案质量不断提升。
关于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去年河北省围绕人民调解,开展人民调解“三大三提升”专项活动,推动建立纵贯市、县、乡、村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年调解纠纷34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调解工作品牌,形成“有矛盾纠纷找人民调解”的社会氛围。围绕司法所建设,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政治建所、固本强所、业务立所、人才兴所、保障优所“五大工程”,打造了一批体现河北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品牌司法所。围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年-2025年)》,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发展指标》自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接下来,将以人民调解提质增效创品牌活动为抓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北版。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暨创建“枫桥式”司法所活动为抓手,加快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和法治建设根基。以公共法律服务人民满意度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