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10日)大盘全天窄幅震荡调整,深成指领跌,创业板指相对偏强,科创50指数跌超2.7%,两市成交额12255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715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37%,深成指跌0.8%,创业板指跌0.14%。
板块方面,电源设备、电池、旅游酒店等板块涨幅居前,ChatGPT、东数西算、网络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

ChatGPT突然“降温”
今日AI板块突然闪崩,龙头股云从科技20CM跌停,海天瑞声、昆仑万维跌超10%,三六零跌停,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也跌超8%。

消息面上,据央广网报道,中国支付清算协会4月10日发布关于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谨慎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倡议。
中国支付清算协表示,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上传国家及金融行业涉密文件及数据、本公司非公开的材料及数据、客户资料、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或系统的核心代码等。
主力还买了这些滞涨股
而一鲸落万物生,AI调整之际,市场关心出来的资金最可能去哪儿,在AI暴涨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入,但股价滞涨的品种就备受关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2月1日至今,ChatGPT指数累计大涨超60%,剔除次新股与TMT行业后,共计有241只个股期间涨幅小于10%,且获得主力净买入。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排名第一,主力净买入13.51亿元;中炬高新排名第二,主力净买入11.22亿元。
建设银行、中国神华、牧原股份、爱博医疗、日发精机、复旦微电、TCL科技、农业银行等个股主力净买入额在8亿元至4亿元之间不等。
从行业分布看,主力比较青睐银行、电子、旅游酒店、食品饮料、医药、有色、军工等领域的滞涨个股。

机构后市展望
对于AI板块后续的发展,有机构仍维持中期看好的观点。
4月10日,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当前ChatGPT在应用场景和商业化探索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公司在相关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却先突飞猛进。目前ChatGPT概念板块已经存在估值泡沫化迹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股价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营造信披规范、运行有序的市场。
中信证券昨日发布最近研报表示,规避主题炒作,回归业绩主线。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全年第二个关键的做多窗口,经济从局部复苏到全面修复只是时间问题,宏观环境不支持持续主题交易,主题炒作热度短期已到极致,机构调仓带来的增量资金效应已相当有限,预计全球流动性拐点主线和财报季业绩主线将阶段性接力AI主题。
中航证券认为,作为今年重要主线景气度仍有望延续。复盘13-15年由移动互联网引领的牛市行情,本轮TMT行情或并非短期主题投资。移动互联的高渗透力持续影响传统行业,通过各类APP与社会服务业广泛融合,在公共交通、零售行业、餐饮行业都得到普及,随后从第三产业渗透至第一、第二产业,由前端服务接口向中间销售链、后端生产链延伸。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市场处于结构做多窗口期。四月重视成长扩散,关注TMT+医药的轮动,以及传统领域中的细分成长。现阶段宏观环境对股票交易而言是一个有利的窗口期,尤其是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持有货币意愿出现了明显降低(私募、两融仓位快速提升),加上新一轮政策周期(国改、数字)和创新周期(AI、苹果MR)的积极变化,市场处在结构性做多的时期。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