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新作种植意向和季度库存报告,并且这两份报告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并利多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报告公布后,美豆期货价格大幅拉升。截至上周末美豆收盘,美豆各合约期货价格上涨12.25~30.5美分/蒲式耳不等,近月合约涨幅较大,远月合约涨幅相对较小。其中,美豆主力05合约报收1505美分/蒲式耳,这是自3月14日以来首次涨超1500美分/蒲式耳关键位置。
2023年美国农户计划播种8750.5万英亩大豆,略高于2022年的播种面积8745万英亩,与2月美国农业部农业经济展望论坛预估值持平,但低于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823万英亩。3月底的种植意向面积报告是基于3月份对7万多名农户的调查得出,因而这次报告对国际油籽市场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的产量基础。
市场一般认为,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在2.5及更高的情况下,表明市场对大豆种植面积的强烈偏好,2.3及更低的比值表明农户对玉米的种植更加偏爱。当前对应收获季的11月美豆与12月美玉米期价比值在2.3以下,也就意味着市场可能更青睐于种植玉米,此次报告虽超市场预期,但也符合现实情况。
由于拉尼娜强度正在转弱,气候朝向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长发展,如果不出意外,新作美豆单产预计会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如果按照单产能够达到51~52蒲式耳/英亩,并结合此次报告给出的8750.5万英亩计算,新作美豆产量将会达到1.209亿~1.233亿吨,远高于2022/2023年度的1.164亿吨,也很有可能超过2021/2022年度的1.215亿吨,并刷新历史新高水平,这也是此次播种意向报告虽然利多豆价、但远月美豆期货价格涨幅低于近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
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16.9亿蒲式耳,同比降低13%,低于业内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7.53亿蒲式耳。这份报告数据体现的是美国境内大豆库存数量,时间节点选择在3月1日,也可以理解为在2022/2023市场年度(9月至次年8月)上半年结束时,美国还有多少大豆。
美国季末库存低于市场预期,则表明在产量及期初库存未做修正的情况下,美豆国内或者出口需求应该是超预期增加的,且在美国新作大豆9月份上市之前,其国内供应和出口潜力均是下降的。这对近期豆价应有较大的利多提振,美豆近月期货合约价格涨幅较大,也主要是在反映季末库存低于预期的利多支撑。美豆市场依旧呈现出强现实与弱预期并存的情况,随着巴西大豆的丰产与出口加速,国际大豆市场偏紧的局面将会逐步缓解,国际豆价并不具备持续拉涨的基础。
由于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接近80%,且国内饲用豆粕基本以进口大豆压榨或者直接进口豆粕为主,因而,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影响较大。美豆拉涨也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大豆的进口成本,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明显的利多提振。但从供应量上看,近期我国大豆到港量较大,豆粕价格或难有持续的拉涨动力。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3年1月至2月进口大豆161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3.3万吨,增幅16%,创下2008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根据买船及排船进度推测,预计3月至5月月均大豆到港量在900万吨以上,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笔者认为,在国际豆价并不具备持续拉涨基础的情况下,国内豆粕价格趋势下跌行情大概率还会持续。
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特约分析师王亮亮;农产品集购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稿酬未付和其他任何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12-65716709#8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