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 数据二十条 ” 发布,到国家数据局成立,广大中国企业应该从中嗅到哪些重要信号?
” 数据二十条 ” 与国家数据局
关注数据领域的小伙伴估计都知道,我国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期更是接连出台针对数据的重要举措。
2022 年 12 月,为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国务院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二十条政策举措(简称 ” 数据二十条 “)。
2023 年 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我国拟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从 ” 数据二十条 ” 的发布,再到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我们不难看出,为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国正在创建基础数据交换系统,以实现更好的数据共享。然而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机遇,但也是严峻的挑战。
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方琦表示,企业对于近期事件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个重点领域:一是国家数据局与中国数字经济;二是相关行业的影响;三是对企业的影响 -CDO;四是对企业的影响 -CIO;五是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
国家数据局与中国数字经济
Gartner 关注到,中国目前力推的数字经济主要包括四个重点方面:
1、数字产业化:通过将数据或者数据的基本能力形成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字产业化。
2、产业数字化:将业务中的数据分门别类地使用下来,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够用数据来完成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包括新的业务方向。
3、数据作为基本要素:从 2020 年国务院把 ” 数据 ” 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开始,” 数据 ” 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要素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 ” 燃料 “。
4、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有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风险,譬如目前炙手可热的 ChatGPT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就可能会带来一些 ” 偏见 ” 或者不道德的回答。怎样驾驭好这些技术、在数字化过程中掌控风险,这也是比较大的挑战。
由此可见,数据在每一个领域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但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业务、新的产业输出。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同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法律法规制定以及一些前置探索,是一个逐步深化完善的过程,反映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体现了数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相关行业的影响目前在数据治理方面,整个行业与相关企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与机遇?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又会给行业发展以及数据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方琦指出,针对这些问题,Gartner 也看到了几个方面:
1、业务:数据需求侧的培育与引导,譬如数据交付服务商、数据分级分类服务商、数据咨询服务商、数据中介服务商、数据治理等。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据供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不少企业很多时候不知道数据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说不知道采购数据产品对于自己有什么帮助。在 Gartner 看来,企业采购和使用数据产品,不一定是为了直接得到经济收益,也可以是为了更好的伙伴关系,或者作为一些社会福利。国家数据局相关产业发展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对于数据需求侧进行大量的培育和引导,激发终端企业对于数据的一些细化要求,同时能够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来完成 ” 数据交付最后一公里 “。这既是未来对于行业现实的挑战,也是未来这个行业很大的机会,就是让需求侧更加需要或者知道用数据能够 ” 做什么 “,从而进一步地激发数据供给、激发更高质量的数据产品培育,让这样的数据流动或者数据要素成为正向循环。
2、技术:在数据价值链建立以后,以技术链接、集成、安全提供商等。
数据价值链建立之后,从 ” 源数据 ” 到形成 ” 半成品 “,企业需要购买第三方服务再进行整合、输出成为数据终端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在这个端到端的流程中,很多产业链里需要细分的有业务支持的厂商就要在里面做一个衔接,然后在每一块的数据搜集处理和使用、销售端,其实都有可能通过数据的分析、清理而产生数据增值。另外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涉及到隐私数据或者商业机密,可能带来数据链上更大的风险。这样企业就需要通过技术链接、集成、安全提供商等,使整个数据价值链能够安全、稳定、安全合规地把两端衔接起来。这是当前市场面临的第二个大的挑战和机遇。
3、评估:如何提供有效的评估,评估数据合规、质量、资产等。
建立了数据价值链、确定了数据供给方、确定了数据需求方之后,第三个挑战或者说机遇就是,怎样使供给方和需求方相信 ” 我们的数据是高质量、合规的,同时在资产上具有实体资产价值 “。这在行业上可能需要特别多的一些规范和标准,能够对所谓的 ” 数据质量 “、” 数据合规 “、数据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使得相关的交易行为能够更好地被量化、符合国家法律,同时让优秀的、高质量的数据产品能够得到足够的溢价、获得市场认可。
对于企业的影响 -CDO
从企业 CDO 首席数据官的层面来看,企业设置 CDO 是为了负责企业数据管理,显然国家数据局的成立会对企业组织架构形成示范意义。对此企业应该如何跟进?
从 ” 购买数据 – 打造数据 – 协同数据 “,可以看到企业在数据当中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深度也是越来越深。从 Gartner 的研究来看,全球首席数据官大概只有不到 1/4 的企业还是汇报给传统的 CIO,其他大多数首席数据官要么汇报给 CEO,要么汇报给一些业务单元。随着数据与业务的融合越来越多,首席数据官的作用也越来越前置,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置首席数据官。对于企业首席数据官来说,Gartner 主要有四个重点关注领域:
1、制定数据战略,运营模式: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数据战略和运营模式。
2、持续评估,实现业务价值:持续评估数据要素能力,保证企业能够从数据当中实现价值。
3、培养数据文化,建立信任: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数据文化,使业务和技术人员能够更多的建立一些信任、能够更高效的互联互通支持一些新的业务模式。
4、夯实数据基础,探索新技术。
对于企业的影响 -CIOGartner 看到,目前在中国,大量的数据分析或者首席数据官所做的内容,其实都是在 CIO 的范畴当中。那么 ” 数据二十条 ” 的发布和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对中国企业 CIO 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新的环境变化,Gartner 对中国企业 CIO 又有着怎样的建议?
对于企业 CIO 而言,数据在数字经济当中是如此重要的一环,因而 CIO 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一是内部的数据变现,也就是通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和业务部门进行商讨,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或者是得到能够量化的业务结果;二是外部的数据变现,这更多的是通过产品管理方式把数据以 ” 产品化 ” 或者 ” 信息 ” 的方式进行输出,为企业产生额外的数据价值或者数据产品,让数据能力获得变现。
针对数字经济前面所说的四个方面(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作为基本要素、数字经济治理),Gartner 认为企业 CIO 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任务职能,并将其总结成三个 “B” —— Build、Bridge、Break。
1、”Build”指的是能够打造更多内部或者外部数字化产品,增加企业的资产或者额外数字收入,增加企业 CIO 的影响力。
2、”Bridge”指的是从 ” 产供销 ” 到设计和售后,传统业务流程环节存在大量的业务孤岛或者业务治理闭环。用数据把整个业务链条打通,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把整个业务链 ” 串 ” 起来,让企业得到更好的价值链,为用户和员工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就是企业 CIO 的第二个机会点。
3、”Break”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那就是企业要打破现在的壁垒,基于对业务的理解和企业的未来,考虑数据交换、交易以及数据联盟等因素,让数据能够更好地交易,在更多的领域和生态系统发挥作用。
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在数据流通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无疑是每一家企业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从企业角度来看,整个数据流程是 ” 一体两面 ” 的。一方面数据作为基本要素,国家应该大力鼓励数据流通和交换,从而产生更多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在数据的创建、存储、分析、使用、归档和销毁过程中,数据安全风险也是无处不在。如何在数据流通过程中保障安全,也就成为了企业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Gartner 指出,目前数据出境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
1、直接出境:数据直接存在海外的服务器上。
2、同步出境:企业的数据可能在境外服务器上有备份。
3、境外访问:在境外直接访问国内的数据。
无论是哪种出境途径,其实都受到相关的监管条例评估。针对数据出境,Gartner 也为许多企业提供了相应的报告,帮助企业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申报出境需求,什么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申报。
另外在数据风险方面,随着数字产品的变化,数据价值往往越来越高。但是也要看到在价值提升的同时,其数据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譬如 ChatGPT 模型的大量应用,就有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或者伦理的问题。这时候为了保障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一些隐私计算的算法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