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31日消息(记者王洪旭)3月3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生物医药创新与国际合作新路径”论坛上,最近比较火热的ChatGPT技术在医药领域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哪些作用,成为与会嘉宾探讨的话题。与会嘉宾认为,这项技术令人兴奋,对于医药领域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一定的规则指引下和监管下使用,有利于加速药物开发、疾病防治等。
“作为科学家,我会关注新技术能够带来什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表示,数字的变革给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可以加快基础的研究,帮助研究者指明方向,甚至加速药品研发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是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因为最基本的物理学、生物学并没有解决。对此,王晓东认为,ChatGPT让研究者有了新的工具,加速研发的过程,但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要更加审慎。
“这是一个工具,而且是强有力的工具。”博鳌亚洲论坛机构咨委、阿斯利康董事长雷夫·约翰森表示,ChatGPT有巨大的潜能,对于生物制药行业来说是利好的消息,但是还会有一些风险,技术是强大的,但有时会忘记生物学的复杂性。未来如何能够拓展运用,在不同的国家推广这项技术,需要数据和技术的互联互通,才能够使得这些技术真正在人群中推广。比如利用这种技术抢救突发心脏病的患者,使患者能够及时到达医院,并且及时以数据为支撑获得必要的抢救服务。这些技术是不缺乏的,但如何真正惠及整个卫生体系,需要生物科学数字化的技术和医疗卫生体系之间的合作。
那么,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和政策制定的角度,如何看待ChatGPT等新的技术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国际合作司司长秦晓岑表示,监管部门鼓励创新,尤其是紧跟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有责任从政府的角度、患者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管,保证创新的产品和成果在应用于人类健康的时候能够确保它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首先,在鼓励创新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进行相应的监管、科学研究。鼓励从技术创新开发出新的产品,如果应用到人体,应用于治疗疾病,必须保障其安全有效和质量可靠。如何确保创新产品的质量,那就需要开发出更好的工具、方法和标准,来评价这些产品,确保这些产品不出问题。
“在医药方面,AI技术一直在应用。”康泰生物总裁苗向表示,AI技术在小分子方面应用比较多,比如药物的筛选、精型的计算,已经应用非常多了;在大分子方面,比如蛋白结构的预测和人工通过低效的预测,但速度比较慢。ChatGPT将加速对知识的整合和研发,或者把原来知识图谱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整合,加快药物的开发。
苗向认为,在医药领域,需要在一定的规则指引下运用人工智能,比如人工智能用于医药开发,促进疾病的防治。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运用在医药全链条上,比如疾病图谱的发现、药物的开发,特别是后期的防治,可以分析哪些疾病预防效果更好;在治疗方案上,可以整合全球疾病谱,从而更精准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人工智能可以加快全球知识的共享,未来可期。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