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人在今日头条所发作品皆为原创首发,拒绝任何人任何形式搬运到其它平台发布!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今年的双11购物狂潮又一次掀起,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展开激烈角逐,争夺消费者的目光和钱包。然而,若回望去年同期,我们或许会发现一幕不同寻常的景象:天猫与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竟然首次沉默不发,没有公开透露双11的最终成绩。

购物节的热闹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传递出了一个信息:电商行业的“寒冬”尚未过去。
回顾2022年,电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反复、消费低迷、流量见顶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让整个行业摇摇欲坠。在这场风雨中,有的企业选择了“瘦身”蛰伏,有的企业勇敢地寻求改变,但也有不少企业陷入了生死边缘,甚至倒闭关停,错过了新年的钟声。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一年,就有至少89家电商平台关停,其中包括综合电商、社交电商、导购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多个细分领域。这其中,不乏曾受资本热捧、背靠巨头的企业,比如易趣网、丰趣海淘、十荟团、小鹅拼拼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89家电商平台中,能够坚持五年以上的寥寥无几,说明电商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

从细分领域来看,导购型电商平台关停数最多,达到32家,占比高达36%;综合电商平台次之,关停20家,占比22.5%;社交电商和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并列第三,各有11家关停。另外,跨境电商平台关停9家,母婴电商和二手电商平台各有3家停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商平台中获得融资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多轮融资或上市了。其中,易趣网、东小店曾成功上市,蜜芽、十荟团在倒闭前最高分别获得了E轮和D轮融资,只有3家获得了A轮融资,分别是丰趣海淘、小红岛和校品会。

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些倒闭的电商平台中,有74家从未获得过融资就已经宣告倒闭,占比高达83.1%。这一现象表明,与那些曾经的大牌相比,许多企业甚至都未曾有过一次璀璨的机会,就在“寒冬”中夭折了。
另一方面,也从这些平台的存活时长中可以看出,能够存活超过5年的只有28家,超过10年的仅有2家,而能够存活20年的仅有易趣网一家。

绝大多数电商平台的生命周期都在2-3年左右,有的甚至上线仅数月就夭折。
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以及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也在2022年面临了不小的挑战。社区团购在短短两年内经历了起伏,从下沉市场的崛起到疫情封控的冲击,老三团中的十荟团已经关停,同程生活和兴盛优选也都在收缩业务。生鲜电商方面,每日优鲜虽然未完全关停,但已关闭了营收九成的前置仓极速达服务,几百名员工被裁员,数十亿的供应商款项无法追讨。

跨境电商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曾备受瞩目的丰趣海淘竟然破产,这引发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寒意。在丰趣海淘倒闭之前,不少曾名声鹊起的跨境进口企业也陷入了困境,如洋码头。综合电商巨头的入局,使得独立海淘平台生存更加艰难。虽然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依然巨大,但独立海淘平台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
母婴电商领域,尽管市场规模逐年增加,但也有不少企业遭遇困境。

蜜芽的倒闭成为母婴电商行业的缩影,母婴电商面临着线下消费占比较大、竞争激烈等问题。许多垂直电商都难以找到成功之路,例如母婴之家、贝贝网、宝宝树等。
总
的来看,电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变革速度都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领域,不仅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有坚定的经营策略和卓越的执行力。
对于那些能够在电商寒冬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实现盈利显然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融资难、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盈利困局已经成为摆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许多电商平台的倒闭,无疑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够建立起稳定的盈利模式,仅仅依靠融资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对于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克服一系列的挑战。母婴电商面临着线上线下融合、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压力;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需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确保商品质量和配送速度;跨境电商则要面对政策变化、商品质量、跨境支付等多重难题。

然而,电商行业的挑战远不止这些。在资本逐利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风险。电商平台应该更加重视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避免因质量问题而招致投诉和纠纷。同时,平台还需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减少对融资的依赖,例如通过、会员服务等方式增加收入。
从这些电商的兴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竞争不会给任何企业以特权,只有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在电商行业这个快速变化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离不开坚定的决心、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执行。
总的来说,电商行业如同一场激烈的马拉松比赛,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胜利。那些能够在困境中崛起的企业,都具备了积极的应变能力和不畏艰难的勇气。面对电商行业的风风雨雨,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进取,才能在这个变革不息的时代中披荆斩棘,赢得市场的尊重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