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9 月 19th, 2025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吕惠 宋蒙

ECMO中文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救命神器”,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近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ECMO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一例复杂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术使用的ECMO是我国首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机系统,也是其获批上市后,在华中地区实施的首例。

国产ECMO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2个月前,61岁的魏女士(化姓)刚经历了“三支病变”的紧急心脏支架植入术。2个月后,她再次出现胸痛、气短,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求诊,发现其左冠脉仍存在严重狭窄病变,必须立即手术开通血管。然而,魏女士的左冠脉属于复杂高风险病变,支架植入难度大,她还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术中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发生循环崩溃,导致下不了手术台。

为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医院经多学科紧急会诊评估后,决定利用ECMO技术为魏女士提供循环支持,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4月12日,在ECMO的助力下,心内科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心脏支架植入术,恢复了心脏血管正常的供血。目前,魏女士已康复出院。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医护人员为魏女士置入国产ECMO,为手术安全护航

“这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意义非凡。”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刘燕介绍,这是医院首次运用国产ECMO救治患者,在华中地区也尚属首例,国产ECMO在临床的成功运用,意味着更多急危重症患者有机会得到救治。

打破ECMO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ECMO的原理就是以血泵代替心脏,膜肺代替肺,将血液持续运输到人体,维持各个器官血液供应,维持生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ECMO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心脏骤停、高危复杂PCI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等领域,为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赢得时间。

在近些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ECMO技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了国内ECMO资源的稀缺。截至目前,全国仅有千余台ECMO设备。面对众多的重症患者,仍是“供不应求”,国内各大医院都面临相同境遇。对此,刘燕感触颇深。

“导致ECMO稀缺主要的原因是设备研发技术门槛高、价格昂贵等。”刘燕说,一台ECMO设备要好几百万,运行成本也高,一般患者动辄就要花费几十万;ECMO的科技含量高,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全国ECMO设备完全依赖国外进口;ECMO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要求相当高,国内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并不多,部分医院的ECMO一年不足5例,或难以保证医疗质量。

国产设备上市将惠及更多患者

据了解,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从2002年开展ECMO技术,每年ECMO量超过百例,救治患者数量及成功率均在国内领先行列。刘燕主任和团队成员拯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有过太多的遗憾。因为经济问题而不得已放弃使用ECMO,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作为医生,刘燕希望能有国产设备和耗材出现,这样成本可以降低,就能够使更多的医院买得起、更多的患者用得起。

1月4日,我国首个国产ECMO整机系统获批上市,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突破了进口“卡脖子”难题。随着该国产ECMO整机系统的临床应用,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取得成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首个国产ECMO正在工作中

刘燕表示,ECMO设备国产化,临床不再依赖进口,采购设备更加方便,一旦在国内批量生产后,随着医院采购成本的下降,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会跟着降低。“设备跟上了,人也得跟上,这样才能更大范围惠及患者。”刘燕表示,目前全国很多医院都已开展ECMO技术,但水平参差不齐。2019年,她就倡议筹建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吸纳了体外生命支持相关领域数百名专业人员的加入,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规范ECMO临床应用、建立多中心协作网,实现资源共享。

(来源:极目新闻)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